12.4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注释】
▲不忧不惧:《子罕篇》9.2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内省不疚:自我反省,内心不感到愧疚。
【译文】
司马牛问怎样才能成为君子,孔子说:“君子要做到不忧不惧。”司马牛说:“做到不忧不惧,就是君子了吗?”孔子说:“(为人处世合乎礼法),时常反省自己,做到问心无愧,何忧何惧?”
【学而思】
“疚”是对自己犯过的错误,心里感觉痛苦。只有做到不犯错或者少犯错,犯错之后能立即改正,弥补过失,才能做到“不疚”。要想做到“内省不疚”并不容易,为人要心胸坦荡,做事要合乎道义,还要时常反省自己,知错能改。要做到曾子“吾日三省吾身”,蘧伯玉“欲寡其过而未能也”,才能“内省不疚”。
《学而篇》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宪问篇》14.25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