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对孩子教育的培养上,所有的父母可真是煞费苦心。假如你不愿意相信,那你可以去关注一下,每年的高考和购买学区房的新闻报道。
可以说,没有一个中国的父母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的。毕竟,“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一个最朴素的愿望,始终还是刻在了每一个中国父母的心里。
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在网络上突然掀起了一阵“读书无用论”的讨论热潮。那么,读书真的没有半点用处吗?
在这本《县中:中国县域教育田野透视》一书中,作者杨华就和读者探讨了关于读书无用论、减负、双减、校园霸凌、县中衰弱导致全民教育焦虑等,体现县乡教育现状的民生问题。
就以“读书无用论”为例,他们的论据无非就是以下几点:
1、个人目前所掌握的知识,没法支撑自己改变现状。
2、把赚钱当成了个人唯一的人生目标,用个人目前获取到的金钱价值来衡量读书的整体价值。
3、用学历与个人的成功或者成就划分等号。
类似这样的现象,作者认为,首先读过大学的人肯定要比没读过大学的人容易成功。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大学生的创造价值会远远超过没有上过大学的同学。大学生毕业后前3年的工资,有可能没有太大的涨幅,而3年后则会成倍增长。
其次按照一个人长成的规律性而言,前3年的工作是属于在这个新的领域自我探索和钻研的阶段,等到自己熟悉了这个领域之后,才能进入自我创新阶段。
所以作者建议大家,在自己探索新领域的阶段,不要嫌弃行业工资低、平台差、格局小,就随意更换工作。
第三,大学生掌握的社会资源肯定要比普通学生掌握的社会资源要多,这一点多年以后就可以体现出来。
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你的同学就会被分配到各行各业,他们持有天然的亲近性和非竞争性,相互之间也容易搭建和维系起来。当他们以一种价值交换的形式存在时,自然就形成了一种合作共赢的社会趋势。
所以说,“读书无用论”是不可取的,这既不能给社会带来更好的发展,对个人而言也是一种不思进取的表现。
从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在教育制度上,也很努力的想让处在普通家庭里的孩子,往更好的人生方向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机会。
如今早已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了,无论未来的你干什么都好吧,人总是要寻找到一个准确的目标继续前行的。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