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如果买房是刚需的话,我选教育这块,也就是学区房。我一直都是农村普通学校读书的,直到我接触外面学校里的孩子时候,深深发现差距不是一星半点。现在,大家天天攻击中国式教育,然后我发现三四线小城市基本上符合中国式教育。而大城市好的学校,鼓励创新,批判性思维,逆向思维等等等等更科学更系统。养老的话选择小区服务好的吧。
买房就是买当地的公共服务,但有两点要考虑清楚: 房子是你住还是卖给别人住?否则公共服务跟你没有关系。还有你花的价钱和你获得的公共服务增值是否合算?花一万块买一块增值,没有意义。
买房就像买股票,这个似乎也有道理,但中国的股票经常不按常理出牌,上蹿下跳,不一定反映基本面,也未必反映企业实际经营状况,买股票就是买风险。
认为房子必涨,似乎是按过去三十年经验得出的结论,或者只是按照人口流入单因素考虑,但有时历史发展是不连续的,房子是涨是跌系统性因素很多,没有只涨不跌的房子。买房子其实也只是撞运赌博。
上面是按照我的认知得到的逻辑,可是我可能是错的。我知道最大的逻辑是,人类社会就是共同虚构出来的各种想象。都认为这张纸是钱,它就是钱了,所有人都看涨时,房子就会涨下去!
但反转也是同理。所以还是风险。
买还是不买,就只有一条,刚需就买,什么时候都是最好的时候,也可能是最坏的时候。买还是不买,自己看吧,专家也信不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