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奔走南北东西,也看过天底下很多山水秀美的地方,而集山水、道教、崖墓群于一体的,就只有我们贵溪的龙虎山了。
要想饱览龙虎山的山水秀色,揽泸溪之胜,溯道教之源,探崖墓之奇,最好是乘竹筏游。自上清乘竹筏顺流而下,秀峰林立,溪水如镜,山水相映,别有洞天。两岸翠竹成林,碧水清波,远山近村,渔歌对唱,恰似人在画中游。
筏过镇龙石、斩龙坑、薛家寨,忽见两峰对峙,状如虎踞龙腾,栩栩如生。这就是龙虎山正一观遗址所在地。
东汉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秋,一位铜簪别顶,身穿八卦仙衣,腰系水火丝绦的道人,拄着拐杖,携弟子由淮入鄱阳湖,驾一叶轻舟,朝信江口划来。这位道人就是天师道创始人张陵。后人尊为张道陵。他这次到江西来,是寻找一方宝地修炼。
他见信江河水清澈,两岸风光旖旎,想溯源探个究竟。船夫将小舟划人泸溪河,逆水而上。不出张陵所料,泸溪河果然景色奇丽,野趣天然。过仙水岩,见两岸奇峰怪石林立,崖洞各具形态,惊喜不已。至一开阔处,便见河边石壁高数百丈,红紫斑斓,似锦缎悬挂,照耀溪水,光彩夺目,仿佛进入仙境。张陵问山边砍柴的老者:“这是什么地方?”老者告诉他:“这里叫云锦山。”于是张陵弃舟上岸,和弟子王长在此构筑茅舍,结庐炼丹。丹成而龙虎现,龙虎山因此得名。
由云锦石顺流而下5华里,便到仙水岩。这就是龙虎山景致最精棹之处,集神话、山水于一身,既含漓江之美,又兼青城之幽。只见那座座耸立形态各异的石山,清流荡漾其间,像一座高楼林立的都市。若在晚间,使人大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之感。只见那山水之间,青的松,红的花,白的泉,翠的竹,山石青褐相间,犹如龙鱗虎斑,一阵山风吹来,空谷传音,山脊起伏,恰似乌龙摆尾,猛虎出山。
龙虎山最有名的有十大山石景观,那就是男女相依的僧尼峰,维妙维肖的仙桃石,含风不动的莲花石,天下奇观的仙女岩,横卧溪中的玉杭石,天师炼丹的丹勺岩,孤峰独秀的神鼓石,天师试剑的试剑石,漩涡激流的道堂岩,红紫斑斓的云锦石。这十景即当地人说的“十不得”:尼姑背和尚动不得,仙桃吃不得,莲花采不得,仙女配不得,玉梳梳不得,丹勺舀不得,石鼓打不得,剑石试不得,道堂坐不得,云锦披不得。这十大天然造化、鬼斧神工的山石景观,点颦在龙虎山这奇山秀水之间,真是移步成景,千姿百态,令人赞不绝口。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因为龙虎山山水绮丽,又有天师结庐炼丹遗址,古往今来,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唐代诗人皮日休,宋代文人苏东坡、曾巩、王安石、陆九渊、文天祥,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明代宋濂、徐霞客、夏言,清代袁枚,都留下诗文和题刻。在水岩悬崖峭壁上,至今还依稀可见古人的题刻:“玉壁凌空“、“半天仙迹”、“鹤归留影”、“神仙可栖”等。明代徐霞客曾游历此地,“遥遥乱山横翠,骈耸其此者,为排衙石,最高;欹突其南者,为仙岩,最秀;而近瞰岭下,一石尖插平畴,四面削起者为竭石,最啪;仰望穹苍,有孤柱撑天之状。”这是他对此景色的最好描绘。
正是在这“玉壁凌空”的陡峭石壁上,岩洞棋布,形状各异,似谷仓、似酒瓮、似饭勺,游人从竹筏上还能仰望到岩洞里的棺木和墓砖。据史书记载,这些崖幕是春秋战国时期古越族人的墓葬,比福建武夷山崖墓年代悠久。
龙虎山壮观的崖墓群像远古时代的壁画一般,吸引了成千上万游览者。
游龙虎山让人沉醉于秀美的山水之中,沉醉于菱萃的古文化的氛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