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小王子》
生活中,仪式无处不在:职场上,大到开年会,小到写工作总结。热闹些的有,春节一家人守岁吃年夜饭;日常的有,早起打开音乐来个唤醒仪式,这些都是仪式,它让我们的当下与其他时刻不同。
仪式感,我喜欢这个词,它让我在平凡又烦躁的日子里,找到诗意的生活,找到继续前进的微光,找到不愿将就的勇气。
喜欢黎贝卡,不是因为被她种草各种好东西,而是喜欢她忙碌中依然充满对生活的热情。她是一个喜欢写写写的时尚博主,每天忙得晕头转向,却依然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我喜欢她经常分享的平凡日常中的那些小欢喜,喜欢她对生活的热爱以及要活成更好的自己的态度。
其实,很早以前就关注卡卡的公众号了,但看着她推荐的那些昂贵的物品时,从心底里觉得自己买不起,为了不添堵就取关了;但依然会被她文字里透露出的热气腾腾给吸引,所以反反复复关注了很多次,最后因为她这本《今天也要认真穿》彻底圈粉了。
《今天也要认真穿》,并不是一本教你如何穿搭的书,而是写卡卡在成为时尚博主之路上的心路历程,以及她对待生活、物品和人生的想法,文字温暖有力量,内附插画也非常治愈,让我一看就舍不得放下的那种。
对于生活
卡卡说,生活中,那些琐细的美和好,就像美物、美衣、美景和美食,有时候真的能拯救人于灰暗。吃难吃的事物,穿难看的衣服,蓬头垢面地出门,天当然不会塌下来,但是如果一直这么忽视自己的感受,就会变得对自己越来越没要求,一再降低自己的底线,对自己的认同感也会越来越低。用心对待自己,相信自己值得被尊重和呵护,才能感受到来自生活的美意。
我们时常觉得,在家里嘛,随便一点就行了,于是旧T恤、旧校服或者陈旧的运动装就成了我们的家居服,我们随意、邋遢,很难对自己提出高要求、做到自律。尤其是这次疫情,很多人都实行在家办公,但是如果在穿着上不重视起来,工作效率很难提上去。所以专家建议,要想在家好好办公,必须要像工作日那样穿戴整齐。
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精致,才是真精致。因为一个人独处时的状态才能真正代表我们对自己的态度。
对于买买买
很多人都说,一到电商搞活动,就要“倾家荡产”,一度想要剁手,最后买了一大堆放在那里,最后忍不住又只能断舍离,反反复复,钱花了不少,品味一点没提高。
我想这应该是很多人的心声,我以前也是一个喜欢囤货的人,看到便宜的买,人家推荐的买,感觉以后用得上的买,但从来没有问过自己的内心,我买这样东西的目的是什么,我真的喜欢吗?我真的需要吗?
在看过卡卡分享文字之后,我也给自己总结了几条购物原则:
1.买贵的不买便宜的。每次在衡量买不买的时候,用总价格除于可能的使用次数,这样就可以避免买些促销但是使用率非常低的东西;
2.再贵的东西,买了就立马要用起来。我以前有个习惯就是,买来的东西,会先放一段时间再用,这样时间一久就忘记了,最后又成了那个压箱底的贵东西。
3.买适合的、需要的和喜欢的。必须要符合这三个原则才能买,这也是一条省钱原则:买需要的而不是想要的。
4.在能力范围内,给自己最好的。减少浪费和心痛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少持有,丢掉那些劣质的,无用的,尽量保留少量的有用的、高品质的和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样使用率又高,完全不会浪费。
让自己被喜欢的东西包围,眼睛所到之处都是所爱之物,这样生活起来,心情才能更舒畅。
对于人生
虽然辛苦,我还是会选择那种滚烫的人生,即便是有机会让我的人生重新来过,我想我还是会选择那种会以几亿度的高温飞速燃烧的人生。
——北野武
卡卡的这本书,虽然只是一本生活小书,但它表达出了卡卡关于如何活成更好的自己,给出了真诚和深度的思考,我们需要审视生活,审视自我,审视我们与周围一切的关系,时刻抱有活成更好的自己的态度。
今年,我即将30岁了,回顾自己的29年的岁月,好像一切都是顺风顺水,但也是平淡无奇,以前从没想过自己要做什么,会成为什么人,每一步都是得过且过,从没主动去争取过什么。现在有些后悔了,想着当时考大学时,如果能顺从自己的内心报考一个外省的学校,出去闯一闯多好;也想,如果当时放弃保送,自己努力考一所更好的研究生院时,结果是不是就会不一样了。还有找工作时,如果......很多后悔的瞬间。
现在想来,一切已过去,现在醒悟也不晚,我的人生还是可以靠自己来掌舵。现在二宝即将出生,我可以选择更好地迎接他,从容不焦虑;产假期间,我可以多学东西,以便更好地回归职场;关于奋斗,我还可以更主动,向着未来奔跑,而不是一切随波逐流。
余下的人生,还有很长,从认真对待自己开始,生活热气腾腾,工作不畏挑战,不断学习,不断成长,我相信自己也能将自己的人生,过得热烈且滚烫。
感谢卡卡,用这么温暖的文字,让我重新思考了自己的人生;认真对待自己,这样的每一天都值得被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