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孩子读大学,真的是父母最快活的四年吗

                                                            一

     孩子终于读大学了, 一个个都说:“你再快活了,孩子读大学这四年是最快活的四年。”

       是啊,孩子三年高中,作父母的都被折腾得够呛。为了服务孩子,做好孩子的坚强后盾,天天就像打仗一样赶时间。能推的活动尽量推掉,周末基本也不考虑出去玩的事了。一心只围着家里的高中生转。回想这三年,真心是累。为了接送孩子,为他送饭,家里与一中的这条路已经不知道跑了多少遍。高考结束后,一想到这条路就抵触,心想,再多跑一天都不想跑了。

         “不用天天担心孩子骑车来去的安全;不用赶着回家烧饭;不用赶着送饭;不用大清早起来;不用天天熬夜……”多好啊!但我从来没有那种解放了的感觉。毕竟高考之后的各种焦虑与担心,让很多家长尤其是母亲度过了一个特别难熬的夏天。

         读大学就好了吧?确实,孩子读大学之后,我们两个人是自由了。不用天天比上班还要尽职地烧饭了,想烧就烧,不想烧就吃食堂或点外麦,或出去吃。闲下来的时候,看看书,刷刷剧,每天轻松又自在。周末出去转转,或远或近都可以,自由着呢。

          可奇怪的是,内心却远不如孩子读高中时充实。那时候天天的时间都被填满了,生活有目标,学习也有目标。突然间,似乎变得空落落的,经常要追问自己:我到底想要干什么?

          想要看到孩子在大学校园意气风发的样子,可是,我们家这位自从进了大学之后,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不爱主动打电话,不爱发信息。多问他两句,他还嫌烦。同事说,一样一样的,属于半失联状态。我心想,也难怪,孩子从小就跟着我们,现在终于离开我们了,可以独立了,是该放飞自我了。可理解归理解,真正遇到这不爱联系的孩子,心里还是有着说不出的落寞。

         都说孩子长大,我们要逐步学会失去。现在他还需要我们提供生活费,多少对我们还有依赖。等毕业了,经济独立了,那可能跟我们的联系就更少了。

         这时候,我倒是经常怀念孩子高中的生活。至少我们可以聊各种有趣的话题,上天入地、人文地理科学,畅谈古今。怎么到了大学,就没话聊了呢?一拨通电话,他总是问:“干嘛吧?”我总是责怪他不打电话给我。挂了电话后,我会在心里问自己,通话到底想说些什么呢?其实我也不想说什么,我也不知道和他聊什么。见面的时候聊什么都可以,可在电话两端,我不知道说什么;视频的时候我也觉得茫茫然。能说些什么,嘱咐他生活注意事项,有必要吗?会被嫌啰嗦吧?提醒他要好好学习,有必要吗?他难道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吗?担心他沉迷游戏,但那能随便表露吗?那叫不信任……想东想西,却发觉没什么好表述的。只有选择相信他。即使他碰了壁,也是生活,毕竟很多道理,很多经验,只有他自己去经历了,体验了,才能够真正有所悟。正如王阳明说的:事上练。

       可道理虽然似乎是这样,但又怕等他碰了壁,明白了,再去努力时又错过了最佳时机,甚至赶不上他想赶的车。于是在心底里暗暗地焦虑,却不知道这种焦虑到底是否真实。

        终于,孩子放假回来了。还是愿意和我们交流,还是会听妈妈的话。几天下来,不由感叹:当初觉得这儿子白养了,放假回来这会儿,终于感受到——儿子回来了!

         可回来了,交流了,我们新的焦虑又来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