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有一个著名论断:人是环境与教肓的产物。
人是环境与教肓的产物,那人的自卑也肯定是环境与教肓的产物,那改变环境与教育能否改变自卑?我相信是可以的。
这里的环境是指与你相处的人,如公司同事,你的朋友圈,你的学习圈……,同样这里所讲的教肓并不仅仅是入学读书,还是你接受的文化,如电影、歌曲、小说、诗词、文章等。
二、环境影响力
环境会影响人的自信的,当您处于一个经常受到指责,谩骂,推诿,勾心斗角的环境时,您能自信满满?您能积极正面?
当你所处的环境让你消极、负面、失落时,只有两个方法,一是你足够强大,慢慢影响环境;二是选择离开,通常能影响环境的人不多,务必多惦量惦量,个人建议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为什么?讲个亲身经历的故事。
很久了,我曾经到一间公司打工,职务是业务经理,老板非常精明厉害,对外和颜悦色、和风细雨,对内却是声色俱厉,咄咄逼人……我本着受人钱财,替人消灾的心态,想好好努力,但很快就发现公司一些问题,如:老板说什么是什么,所有人都不愿担责,出去办事,有时是职员打电话请示,有时侯是接到老板电话指示……更可怕的是,老板经常发脾气,一天不骂人就不爽,老板经常说骂了谁,谁不敢吭一声……所有员工是老板来了,装着很认真努力的样子,老板走了,也就恢复了老气横秋、萎靡不振的样子……
这个氛围着实让人压抑,很快,我发现我水土不服,经常捱批,是我能力差吗?非也,我辞工离开后,那里的同事评价我说,说我还是做得很成功的,几个月为工司接了几个小工程……我是受不了那种大家得过且过的氛围,还有老板超一流的骂人技能,天天的,感到非常压抑,大概四个月时,生了一次病,五个月的时侯,我辞职不干,老板口头说可以,却吩咐副总不要批准……,拖了一个多月,我说,工辞了,一个多月过去了,不管怎么样,我都要离开……,
离开这个公司时,我是非常压抑与怀疑的,能量非常的低,后来我学习演讲口才才明白,那个地方是个负能量场,得过且过捱日子的是混得很舒服的,但真正想干事情的人就要惦量惦量了……
我又怎么从压抑、消极、怀疑、自卑的状态走出来的呢?是学习演讲口才,学习演讲口才时,老师夸,同学夸,人越来越开心,越来越自信满满,越来越能量满满,到后来,还有同学给我取个外号“发电厂”……
三、文化影响力
人是环境与教肓的产物,教肓就是文化影响力。
文化没有高下只有好恶,但如果您喜欢自信满满的感觉,有些文化您必须摒弃。
如李清照的诗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淒淒惨惨戚戚……读下来,果然忧愁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如达明一派的《禁色》:……害怕雨声在门外,愿某地方 ,不需将爱伤害,抹杀内心的色彩,愿某日子 不需苦痛忍耐,将禁色尽染在梦魂外,若这地方 必须将爱伤害,抹杀内心色彩…… 歌词中充斥大量负能量词汇:害怕、伤害、抹杀、苦痛……加上哀怨的曲调,低沉的晿腔,让人心情越发痛苦、压抑,自然而然,人的情绪就低落起来……
我曾经很喜欢李清照的这首词,很喜欢达明一派的《禁色》,但发现越是喜欢,心情就越糟糕,于是乎,我改为朗诵李白的《将进酒》之类诗词,听林子祥《男儿当自强》之类歌曲,现在人也确实越发自信满满,豪气万丈……
总结:自卑的人一大堆,怎么从自卑到自信,我是过来人,我很有资格说这些,如果您希望自信满满,那记得,一、离开令您消极负面的环境,二、选择一种积极能量的文化,慢慢的,人就会越发自信。
【专注演讲口才的梁亿,为你带来今日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