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又将至,好像略微长大后的每一年,都匆匆而过。但实际回忆,又有无数感慨,感慨这一年我们遇到的人,我们经历过的欢声笑语,也感慨一年一年飞逝而过,我们多想与时间拼速度,却不及一分一秒跑的迅速。
总结2018读过的书时,不由自主地还是想把《人间失格》放在第一本来写,对这种书的偏爱,其实我自己都无法理解。也许是共鸣,也许根本不是。精神食粮的乐趣,也在于此,从不同的人物身上,找寻自我,鞭策自我。
1.
如果是喜欢这本书的人,绝大多数是觉得主人公的视角与自我心理有某些相近之处,无论是阿叶,还是其余的几个故事里的人物,无非都是将自己与世界隔离开来,然后呆在某个特定层面里,一边渴求着别人的理解,一边又不愿意以真实示人。
太宰治的绝笔之作,有人说他自杀才是真正的解脱。我听完之后太同意了,并不是对于生命没有敬畏之心,而是单纯的认为,这世间,没有人能规定,一个生物必须以生或死的状态存在于我们周边,我们同样没有权利决定他人存在与否。
看完这本书觉得作者太痛苦了,他没法融入这世间,他爱人又不爱人,于他来说,死亦是重生。很奇怪,虽然是分为了好多故事,但我依旧将每个主人公带入到了作者本身,可能对于写作来说,主角往往是创作者情绪的一种特定表达手法。
想起了朴树参加奇遇人生,大家都说他活得依旧如此郁闷。有个公众号写道,36岁之后,朴树再次试着改变自己,他试图让自己变的更宽容,变的不那么拧巴。去年11月,他在南京演唱会上说,不再以孤独为美,不做冷漠的人,他发现他看到了他从未看到的世界,成为了一个全新的人。
有人说,朴树与世界和解了。但当看到他弯腰曲背,无法正视镜头时,好似让人觉得,或许与世界和解的代价是,忘掉自己,放空自己,不停把世界放在第一位?
我给一个朋友推荐这本书时,她犹豫,她真的要看吗?她觉得她自己已经够丧了。
我坚定说,要,不只是一些语句故事会打动你。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要像文中任何一个人被情绪所左右。
所以,其实,我再次推荐这本书,并不是希望读者能够从文中去找寻自我,而是抱着一种自我鞭策与自我救赎,将情绪正确梳理开来。
2.
白鹿原被翻拍了好几版,电视剧电影话剧均有。最早王全安导演的那部,我读完原著时,再看觉得毫无内涵,完全是以放大黑娃和小娥之间的苟且为噪点,吸引消费者。
后来,回西安时候偶然看了一版被称作陈忠实最赞许的话剧版翻拍。我本身爱看话剧,总觉得置身台下,聚光灯打着的人物和外扩的台词,会无比放空自我。事实上那场话剧真的让我置身书内的感觉,原汁原味的陕西话,和情节合理的剧本搭配,不谈信念吧,起码能够将故事完美表达,已实属不易。
单论年龄的话,我一个二十出头的人,怎么说也不至于能完全读懂。可能是由于我是一个读书时候坚决不切入年代感的人,也可能作者笔下的白嘉轩让我有一种亲切感,这种亲切感来源于我的奶奶和我的爸爸,家庭的世代教育,让他们一生都在追求一种正直,而且,追求这种脊背的挺拔感,远比追求无谓的金钱要值当。
我作为一个小辈人,我敬佩这种信念。虽然偶尔不一定完全同意书里的种种观念,比如在做一件事情时,永远要持有一种别人的眼光给予自我督促,判别一件事情的对错与否,难道不是应该完全在于自我吗?别人的看法,参考便可。
另外,陈忠实先生不算是写作科班出身,所以里面的好多描写,带有一种随意的真实感。景物的描写,让每个人物的心理变化多了一丝衬托。我欣赏这样的作品,也同样欣赏这样的写作手法,真实感及代入感要比故事更能吸的住读者。
同时安利《蓝袍先生》,短篇故事。理由同上,读一种信念,一种时代下的人物历程。
3.
“傲慢使我无法爱别人,偏见使别人无法爱我。”
这是我决定看这本书的引语,源于微博偶然看到。好多人在推荐这本书时,会着重提到这句话。事实上书里有好多经典译句,我在读的时候都特别做了标记。
不提爱情本身,尽管我最近总在写故事,有时候还空谈一些大道理。但其实,爱情,不过是一个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程序,我们一边总结他人经验,一边接着升级打怪。百般之后,结果还是得各自体会。
从性格本身来说,傲慢多与我们对自身的看法有关,虚荣则与我们希望别人怎么看自己有关。而偏见,像是站在这两者之间,谁都不认可。相比较伊丽莎白和达西的爱情故事,达西先生和贝内特先生的性格,更让我觉得可贵和欣赏。
伊丽莎白和达西的爱情故事,看到最后,忽然明白,应该是一种互补的性格比值。尽管先前看起来是完全逆道而行,但越往后,越明白,比起附和,于另一半面前保持真实不造作,才是维系一段关系的根本要素。比起一开始就假装人设,如玛丽等,这种模式可要高级多了。
相比作者想要传达的『真爱』理念,我更喜欢细化下的人物特点和性格描写,给这本书的每个角色,赋予了一种灵魂,且每个角色都拥有独特的难以被比较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