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同学最近很郁闷,他工作的公司去年12月提拔了两个和他条件差不多的人到副处级领导岗位,今年4月,其实也就是这个星期又提拔了一个年轻有为的技术科科长到副处级领导岗位。
两次提拔都不在其列,当然会让人郁闷,这对男生来说尤其如此。相比女生,升职这件事对男生天然地有吸引力,也许是因为男性和女性对人生的放置方式不同。男性是聚焦型的,他们希望通过职业或事业的发展来单点突破,其他作为支撑。女性是平衡性的,她们希望通过各种角色的平衡(妻子、母亲、女儿、职场人、朋友),来达到人生总体丰盛。
小王同学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虽然不一定是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他的理想没有改变世界那样伟大,他只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人孩子过上更加舒适的生活,让自己喜欢和珍视的友谊、兴趣爱好得到可持续发展,他也有一些自我实现的需求,他不想一辈子只当一个普通的工程师,他想要有所作为,他想证明自己。
其实小王同学也是有人脉的,他和家人现在生活在河南,他的父亲曾经是一个受人尊敬和爱戴的化学老师,而他父亲的学生中那些事业成功的人很多都与他父亲保持着联系,其中有一个学生现在是宁夏某市副市长,他想让父亲找人把他调去个事业单位干几年,然后找机会提前病退。一方面是因为现在的公司没前途,收入不高,升职希望也不大;令一方面是因为提前退休年龄还不算大,回到河南可以自由工作,做安全质量评审的审核员或者培训师、咨询师什么的。他把这种想法叫做曲线救国,但不知道是否可行,他觉得我内功深厚,于是打电话问我对此有什么想法可以供他参考。
宋宋向来喜欢回答别人的提问,无论是关于生活、工作、爱情的具体问题还是情绪问题,越难回答的问题我就越是喜欢。不是因为我幸灾乐祸喜欢看到别人不知所措或者焦虑迷茫,而是因为回答别人的问题可以锻炼和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梳理自己的思路,如果自己的回答能够对别人有一点点的帮助或者说有一点点的参考价值,我就会很高兴,觉得自己虽然缺点满身,但并非一无是处。
我没有立即回答他,而是认真思考,想到5个点来回答他的问题。
(一) 我们生活在一个不确定性越来越大的世界
你看中事业单位的轻松,觉得自由时间多,不用加班,自己可以抓紧时间学习,考取一些有含金量的证书为以后做打算。你看中父亲的人脉关系,计划着将来提前退休,然后做自己想做的事。
可是这些都是理想状态下的,今天社会以一种让人眩晕的速度快速发展着。2013年收入最高的十大行业中有三个在10年前还未出现,而许多稳定存在的工作也已经物是人非。公务员就是一个例子,几年前有多少毕业生想要挤进体制当公务员,因为公务员工作轻松,还有额外收入和福利。但是近年来公务员收入日益透明,特权越来越少,连碰头吃饭都提心吊胆,尤其是最近两年为了扶贫,公务员更是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地工作,而工资收入却没有相应地提升。其实这是公务员在补课,扶贫这件事也许早就应该做了,如果早些起步,现在也不用加班加点了。那么你能够保证事业单位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上升空间以及那些你看中的东西能一直让你满意吗?
插一句题外话,社会需要发展,人类需要进步,扶贫这件事其实是很有意义的,一个热爱工作的公务员甚至可以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找到自我实现的感觉。
还有人脉关系,也许现在你的人脉关系确实很有效率可以帮助到你,可是几年后你想办理退休的时候呢,退休需要严格审查档案,即使提前病退也需要相关证据,这也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另外你的人脉现在是宁夏某市的副市长,那么以后呢?万一以后他不在宁夏了呢?万一他也提前病退了呢?万一他被双规了呢?这些都是不确定的。
(二) 离家工作对孩子成长及家庭的影响
我对心理学有些兴趣,我发现喜欢科学和具有科学思维的人都不太喜欢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佛洛依德的观点是基于很少的观察和很多的想象,他总是在事后解释人类行为,他的理论甚至可以解释一切,所以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在心理学中的地位日益下滑,部分原因就是缺少聚合性证据,未能满足科学的可证伪性标准。
即便是这样,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父亲常年缺席或者母亲常年缺席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比父母都在家的孩子更有可能产生性格上的缺陷。我看到很多个案,跟母亲一起生活的儿子可能会比较娘,缺少一点担当和阳刚之气,跟母亲一起生活的女儿可能在人际关系中产生不安全依恋的相处模式,比如忧虑被弃型或者回避亲密型的不安全依恋模式。这会影响孩子以后的恋爱的模式和发展,也会影响他们和同事、朋友相处的模式。
你现在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每当你看到他们时就会觉得无比幸福,可是他们都太幼小,女儿还不会说话,如果离开家工作,又不能经常回家的话,对孩子来说是有些残酷的。
另外,在家里婆媳之间因为生活理念、教育理念的不同以及性格的差异,难免会有一些小矛盾小摩擦,你在其中起到了一些调和作用,所以家人才能一直和睦相处。而如果你经常不在家,你的家人需要独自应对和妥协的事情更多,这些小矛盾小摩擦就会有升级的可能性。
(三)发现并利用你的优势
虽然你现在在公司只是一个普通的工程师,但是相比别的同事你也是很有优势的。比如说你现在有两个含金量比较高的职业资格证书,你也因此成为某公司安全质量评审组的审核员,得到去全国各地的企业参加评审的机会,而每一次评审小组的审核员中都有一个很牛逼的人担当组长,你因此可以向牛逼的人学习,也可以学习别的企业的一些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积累自己的知识和工作经验。你还可以记下牛人和其他审核员的电话号码,添加他们微信,进入一些高质量的微信工作群,这样就可以和他们产生链接,获得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为将来更好的工作机会和发展提供可能性。
著名的社会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马克·格兰诺维特有一篇博士论文,他发现真正有用的关系不是亲朋好友这种经常见面的“强联系”,而是“弱联系”。也就是说真正用的到的关系,是那些并不经常见面的人。这些人未必就是什么大人物,他们甚至可能是你根本就不怎么认识的人,但是正因为他们和你不在一个生活圈子,才有可能告诉你一些你不知道的信息。而你在安全质量审核小组中接触到的人正是这种“弱联系”,你也许一年才见到他们一次,但是弱联系信息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强联系。亲朋好友很愿意和我们交流,但是话说多了就没有新意了。最有效率的交流,也许是跟不太熟悉的对象进行的。
你的弱联系就是你可以利用的优势,你也许会因此获得更好的发展。
(四) 宁可挖一个深坑,也不挖多个浅坑
前些天看到一个职场老戏骨在文章中说到他有一位在国企上班的电气工程师朋友,因为工作不忙,但工资并不高,他有很多同事开始搞副业,做微商。只有他一直坚持研究学习,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内,开发出了两款新型的电力设备,被一家大型企业用百万年薪聘走了。
其实把心思放在工作上,在专业技能上不断地学习,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持续提升自己,总有机会拥有更高的职业成就,虽然这种成就不会立刻显现出来,也许很长时间都不会改变你的职业生涯,但是机会总是给有所准备的人。
蚂蚁私塾创始人蔡垒磊说,想要在职场胜出,需要通过多维度组合,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稀缺竞争力。而多维度竞争要跟T型人才理论结合起来,一个人的广度要以某一块的深度作为支撑。
比起现在调动到事业单位工作,也许更可行的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先挖一个深坑,而不是去挖二两、三个、四个浅坑。根据目前知识管理领域内流行的“刻意练习”理论,你不投入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就不可能做得太专业。
(五)看一看自己的无名指和食指的长度
人生面临着一个风险悖论。如果你一辈子谨慎小心、追求稳定,你的生活再差也不会差到哪去;如果你勇于冒险、大胆尝试,你可能会特别失败,但也可能会特别成功。
很多证据显示,一个人喜不喜欢竞争或冒险,是由一种激素——睾酮,这个天然的雄性激素的分泌水平所决定的。睾丸可以分泌睾酮,肾上腺和卵巢也可以分泌睾酮,但是女人的基础睾酮水平只有男人的七分之一。睾酮让人更敢于冒险,更愿意参与竞争,更多的诉诸理性认知而不是感情冲动。
一个人的基础睾酮水平可以反映在无名指和食指的长度比上。胎儿在子宫中发育的时候受到睾酮和雌激素的影响。这两种激素影响胎儿大脑的同时,也影响手指。睾酮水平相对于雌激素水平越高,人的无名指相对于食指就越长。有研究发现,不论是企业家、高水平运动员还是华尔街高频交易员,成功者都有更长的无名指。
如此说来,要想了解一个人是适合在稳定中求发展,还是适合在冒险中拥抱变化求发展,得看无名指的长度?!事实差不多就是这样。
考虑到收入水平、家庭、负面情绪等多种因素,如果离开现在的稳定工作,从新展开职业生涯是一种冒险的话,你可以看看自己无名指和食指的长度。但是我们知道任何科学研究的结果都只是一种概率关系,而不是绝对的确定关系,所以对于我这种无名指不够长的人来说未必就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以上就是关于这个问题我目前能够想到的5个点,不一定正确,但也许有用。
我很喜欢毛姆的小说《刀锋》,里面有一句话:我认为一个人能够追求的最高理想就是自我的完善。小说的主人公莱雷就是一个在精神世界里不断完善自我的人,他的原型是哲学家维特根斯坦。
有人喜欢铁饭碗的稳定,有人喜欢创业的刺激,有人喜欢一生只做一件事做到极致,有人喜欢拥抱变化寻找新奇。不管怎样,如果不知道自己将来会如何发展,最好的策略就是自我完善,先全力炼出一种核心技能,在有足够力量和眼界的时候,开始创造自己的人生!
其实宋宋在生活中、在职场中也是一个loser,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和一技之长,也没有升职的机会,也许我就是那种明白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人。所以,要尝试改变,努力做一个极致践行者。给自己加油!给那些努力完善自己的极致践行者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