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7天的国学导师班课程已经结束了。
现在,还记得开课的前一天晚上,担心开课的早晨因为时间不够,课程听不完,孩子送不到学校,又担心原本早起的流程会被打乱…
太多的担忧,太多的担心。好在并没有被担心和担忧牵绊住。也庆幸自己参加了早课,很多时候是想法打败了行动,其实行动之后往往会收获不一样的风景。
走过的每一步都算!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
学而致用,习后践行,学习就是竞争力。
课程虽结束,但是教育孩子的路却要用心,所走过的每一步都算!
作为家长我们要有5定。
定心
心不定,何以安家?
其实内心的浮躁、焦虑,是自己都可以感受得到的。
最初的那些担忧又何尝不是一种浮躁?
嘴里嚷嚷着我要成长,我要学习,我要为自己负责任!可是呢?
昨天在群里被战友点评文章:希望可以看到你读国学后的变化!
那一刻,我发现我只是为了写作业而写作业,为交作业而交作业,我的心呢?我的故事呢?我的变化呢?我又是在敷衍谁?我只写了学,怎么就没有深度的思考呢?这样的我,如何成长?
思考之后,今天依然浮躁,依然不知道如何去安心、定心!
但我坚信,只要我相信,只要我不断学习,总会在某个点上,有深度的理解,从而定心、安心!
如果我因为自己浮躁,定不下来,就停滞不前,那我更找不到心,定不下来,没有耐心,怎么才能拥有幸福家庭?又怎能拥有家文化?
所以,我有报名了21天诵读国学经典初级营。国学博大精深,值得读,值得学习,习得懂一句话,就足以让我们幸福一生!
定位
明确自己在家庭中的定位,在易家的定位。
或许我们会说,我在家里是爸爸或者是妈妈。这是我们的定位吗?母亲、父亲在家里的位置应该是怎样的呢?
不准孩子反驳,还是由得孩子胡作非为?
我想都不是。自古以来女主内男主外。乾为天,坤为地。母亲是承载孩子们成长的沃土,那我们更应该给孩子和善而坚定的爱!
这种爱,是对孩子无条件的爱,带给孩子归属感和价值感。
定目标
我们要有短期的、中期的、长期的目标,要坚持到底,不轻易言弃。
我感觉对自己在这方面做得特别的差。我没有给孩子们定过明确的目标,连自己也是走一步看一步,很多时候心血来潮,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上…这样总会有很多的冤枉路。
虽然年初订了目标,现在回头去看,还有一大部分目标还只是停留在文字的状态!
但庆幸的是这五个月以来,《易经》百遍挑战成功,《老子》即将百遍,手帐几乎每天都会坚持记录,对孩子们的吼叫也在减少,几乎能够冷静的看待孩子的状况,虽然修身之路还有很长要走,但是坚信会遇到那个美好的自己…
定计划
我们要定学习计划,时间计划。
比如几点睡,几点起床,几点读经典,几点写作业,几点上学…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易经》
这又是我的一个短板,立的计划总是在自己心软时,放弃。
等下次又出现相似的情境,才发现原来自己大错特错了。
连自己都没办法遵守所定的计划,那孩子们怎么会遵守呢?
所以从自己做起,立好的规则,立好的计划,只要是和孩子们商量好的,就要严格遵守。
定行动
学习改变思维,思维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总结为:学习改变命运。
是的,我在不断的学习,我想通过学习改变我的思维。那我也坚信,通过我思维的转变,我会养成更好地习惯,这样就会慢慢地改变我的性格,让自己从一点就着的炮仗脾气,走向一个情绪稳定、思维清晰的好妈妈。
这一年多的时间我东学一下,西学一下。看似我很忙,看似我为学习不断地付费,却没有在一个地方深耕,没有在家文化建设上深度思考…
这七天,唤醒了内心的激动,唤醒了内心原本的顽固,唤醒了内心的无知,更唤醒了对易家的爱,唤醒了对谦奉老师、日新老师、坤元老师、佳佳老师……的爱!
坚信的跟着易家跟着老师们走好每一天,也坚信会遇到美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