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都在忙着写论文,一切没有尘埃落定,总觉得心慌慌;
于是一不小心,这个月的工资也去了别人的口袋;
朋友说,这是我舒压的方式;
不是这样的;
我只是一个平凡的女孩子,单纯的想买而已;
哈哈哈哈。
1
因为工作原因,我换了个房子;
是一个紧挨地铁口的二手房;
一心想着赶紧入住,也就没有过多地纠结物业环境等问题;
等住进来了才知道:
这个小区的养狗户大部分都没有随手收拾狗屎的习惯,害得我即使早上睡眼惺忪去上班,也需要随时提防脚下不要中招;
这让我一度想张贴公告,即使会受到所谓爱狗者们的抨击;
这个小区的人员太杂,杂到我常常晚上十点回家,早上八点出门遇到同一些女生,不过他们是晚上十点浓妆艳抹出门,早上八点女仆装回家;
这让我不得不怀疑他们的工种;
和我同一个楼层有一家包装类公司,每天楼道里就堆满了他们的各种货品,连投诉都无效;
更不要说楼下的门禁形同虚设,电梯时时出问题了。
而这些问题,在我之前住的地方,从没出现;
只有你拥有的东西不存在了,你才会知道,一切并不是常态,而是,你拼命维持的现状在为你撑腰。
只有见到各型各色,才知道,你自己本不属于这里。
这时候才知道,维持在属于你的地方,多重要。
那会让你舒服,让你不费力,让你塑造更好的常态。
而这,至关重要。
2
只要你想,人生的起落落落落落真的太容易了......
我真的在年少时见过一个类似天才的男孩子;
不过和小说男主角不一样的是,他并不帅,高高瘦瘦,像个竹竿一样;
也不修边幅,那一口黄牙现在想起来,我甚至对他刷牙的频次都感到怀疑;
是个农村来的男孩子,所以也是个住校生;
不过,他聪明的令人窒息,那时候刚分科,成绩排名全年级前20的他,主动来到了平行班;
据说是不想这么大的压力;
他也确实有资本,数学随时满分,在他的眼里是从来没有这次模考题有点简单/难这个说法的;
更气人的,当然是,他上课居然也和我们一起传纸条打瞌睡;
转变来自他决定去最后一排;
平行班的最后一排,也就是传说中的“观光区”;
跟着后排的其他旅行者开始看小说修仙,白天深夜的看;
有时候老师把他叫起来站到后面;
我们就能欣喜地看到他站着睡着,还流口水的壮观;
慢慢的成绩从稳坐我们班第一,到中游徘徊;
再到高三都不怎么来上课考试了。
最后高考考了个专科;
我最后一次听到他的消息,是在我读大学的时候;
听说他专科也没毕业,去搬砖了。
是真正的搬砖。
3
我一直觉得在我身边的人,状况都比我好;
他们出身优渥,家教良好,父母相爱;
而父母对他们的爱常常令人觉得窒息般汹涌;
这都是我未曾感受到的;
昨天想起我一个老朋友,初中同学了;
那时候我永远是用着一双苛求的眼光在看着她打的饭菜、她买的衣服、她用的文具;
前段时间见面,我突然发现:
我现在的消费已经是她的很多倍,而她的消费还是和当年相差无几;
最关键的是,她理解不了我说的学区房、我看的时装品牌、我看的书、我用的APP;
她的同事都是高中毕业甚至初中毕业;
我的同事大部分都是985/211甚至留学生;
如果原生家庭没办法帮助你立足;
那你得谨慎选择自己的朋友,并持续努力;
慢慢的,就发现,曾经那些看起来很高大的朋友,
他们像一个老人,慢慢地,就矮下去了;
从你的身前,退到了你的身后,甚至,到了你看不见的地方。
曾经有个理论说:你永远是你社交圈里最中等的那个人;
我想扩充的是:
想知道自己在什么等次,就看看你的邻居,你的朋友,你的同事;
他们在什么等次吧。毕竟他们构成了你大部分的社交圈;
社交圈决定人生高度,原来是真的。
文草乙∣与世界讲和
你的点赞和关注,是对我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