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化羽,2020,展翅。
邂逅开智学堂,400天。
忆起我第一次融入开智,是参加18年底的跨年活动。阳志平老师演讲的主题是:21世纪的通识教育。
一个下午,刷新了我的学习观,我还能清晰回想阳老师所讲:学习是个百年尺度的命题,不是绕开源头、代替专家,而是去靠近源头、成为专家。重要的不是你自己怎么样,而是和多少全世界最优秀大脑的连接。
一年过去,从新人小白成长为开智教练,我一直在跟随,也从未忘记践行,特别荣幸,在今年的跨年活动上,斩获「金牌教练」殊荣。
1
今年,我在开智上投入了几百个小时,参与了大小十几门课程,我算了一下,是我在工作、睡眠之外,最大的时间投入。
开智的课程,在知识上奢侈无比,信息分析 543 本参考书,论证分析 232 本,课程连接的是书的海洋。
身处其中,我感受到了开阔。
第一次结业,我读了几十篇论文,体验了学术研究的生动有趣,我感到与大师前所未有的接近。见识过大海,心无法回到小湾。
身临其境,我查觉到了专注。
再一次结业,花了个把月啃本冷门《论证的使用》,我学到了怎么好好讲逻辑。历经过淘沙,眼里只留下经典。
在这里,推着我的,不仅是听了多少课,读了多少书,更多的是行动,是一次次的练习,一轮轮的答疑,一场场的突如其来的分享。一次次身陷囹圄,而又一次次破笼而出。
论证二期,我单挑结业作业,当落下最后一笔,已是深夜。这时,我实在抑制不住情绪,冲到空无一人的大街上,我大喊大叫,我感觉触摸到了天空。
每一位经历了开智学习,突围而出的伙伴,是不是也有同感?
在开智,我的背后有着一浪一浪,源源不绝的推力,一不小心就跑的好远。
此刻,脑中想起的是《三体》中维德的呼喊:
前进、前进、不择手段的前进。
2
开智,是片海,也是座山。
阳老师反复强调内在动机:做你内心想要的。但这句话容易误解,想要的不在身上,而在远方。不是让你固守方寸之间,而是牵引你,去往天空的方向。
这一年,我从围观群众,到优秀学员,到开智教练,这是一个个岗位的变化,也是一次次个人的精深。
每一次,我都跨越了自我的边界,站的越高,世界也就越大。
第一次担纲教练,我惊觉即使学完了课程,知识储备依然远远不够,我仿佛回到了结业周的冲刺。每天都打车回家,为了给自己更多的时间,也是为了,我可以闷头睡一会儿。
准备会上,教练团陪着我,实弹演练,一阵阵弹雨袭来,我一次次从废墟中爬起,有时会想是不是完成了就好,但就是忍不住完美。
我喜欢攀登,攀登的神秘就在于,即使爬到岩顶,却依然期盼继续往上攀登,攀登的目的就是攀登本身,你唯一征服的是自己的内心。
今年一年都和学术信息分析结缘,学术是知识大厦的底座,可能是学生时代没有抓住训练机会,现在特别珍惜。
年轻时如果没有努力,你该怎么办?唯有更专注,更投入,你的优势是比年轻人更懂得珍惜。
时隔数月,再次回到讲台,拿出几月前的讲稿,不忍直视,但我心里没有忐忑,而是忍不住眺望天空。
在攀登中,进步从不知不觉中来,跨越了一个台阶,再回头看,发现自己走了好远。
攀岩,不是克服困难,而是习惯困难。
3
异类遇见异类,异类鼓励异类。
开智教练是一个优秀的群体,他们教会了我,怎么教学相长。
「无论学什么,回到时间的源头,尊重知识的出处,这是根本。」
「就算你不是教练,你也要假装成教练,主动到不得不成长,这是捷径。」
「留给学员思考空间,让学员觉得自己是天才而不是傻瓜,这是师者之心。」
「遇事不决,搜索老阳的博客,这是隐藏彩蛋。」
而阳老师,总是一边笑呵呵,一边又一本正经地和你说。
「有点感觉了么?」
400天,感谢携手同行的你。愿来年,与君,继续面朝大海,心向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