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共做了六次团训,其中我主持两场,另外四场我是作为助手和观察者的身份来进行全场团训的。以下这些是我作为助手和观察者所经历和观察到的一些情况以及一些问题和疑惑。
1、第一次的团训,其实我作为助手的情况是不太好的。因为那是我首次当团训的副手,说实话自己其实并不清楚团训的助手到底应该干些什么,怎么帮助主持人维持场面。所以实际上在这一次的团训中我是挺无所事事的。当主持人在主持团训的时候,我作为助手并没有积极地参与进活动里去,而是游离在团体之外,只有在主持人主动提出需要我们干些什么的时候,我才会进入场地里帮助大家。在团训结束之后,辅导老师留下了我们,特地指出来其实之前我们作为团训助手的行为是不恰当的。助手应该站在场地周围,时时关注着活动中的变化,积极地投入到团训之中,而不是站在圈外,对活动漠不关心,最不好的行为就是拿出手机,因为在团训的时候参与者是不允许玩手机的,我们作为助手立了一个不好的榜样,会让参与者内心有其他的想法。我们听到这样的话语,觉得是不太好,同时明白了作为团训的助手应该干什么以及不应该干什么。
2、后几场的团训是分配着来的。我们小组三人一共主持了六场团训,每个人主持两场,一共有两个主题,分别为自我探索与人际交往与团体凝聚力。第一场作为助手的我表现得不太好,因此第二场我依旧作为助手,努力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全力配合主持人的工作,特别是在最后一个环节中,组员们开始依据主持人的指导探索自己内心的诉求,我们作为助手是需要到每一个小组里来倾听和引导小组成员的话题讨论的,而这一块也就是我难以掌握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我自认为是一个比较内敛与不太会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一个人,因而加入并参与一个陌生的小组来进行和引导他们的讨论,这对我来讲不是什么易事。而结果也十分明显,较之其他的助手完成的工作,我的引导效果并不好。这也许与我并不了解如今大一新生的生活有关,但我在想,这可能更与我的性格与表达有关。我算是一个戒备心很强的一个人,参与他们的话题的时候实际上我是并不愿意将自己的内心想法完全表达出来的。举个例子,他们在分享自己的想法的时候,曾起哄想让我先把我的看法表达出来,而我的内心其实是不愿意的,因此我拒绝了他们。也许,我在想,就是这个拒绝的过程,便让他们对我产生了距离感,因而在后面的话题讨论中,他们也很少表达自己内心更为深层次的想法,而是用一种类似于玩笑一般的语气嘻嘻哈哈地带过了话题。这种表达是与我们团训的主题是不符的,团训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身体上的满足,更是要让他们在内心上实现自我探索,而不得不说,我的参与并没有达到这种效果,非常遗憾。这也让我在这次团训结束后好好思考这一次不成功的经验教训。
3、最后一次团训是在老师不在的时候我们自行举行的。因为有前几次的基础与准备,最后一场团训我们办得还是很顺利的,但我还是开始产生一个小小的疑惑:就是作为主持人和助手的时候,如果你带的这场团训的参与者,他们的表现你并不满意甚至可以说你感觉非常糟糕,这种情况下,主持人和助手尤其是主持人,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呢?由于这一场并不是我主持,因此我的感受并不是那么强烈,但这一场之后我们三人进行交流的时候,第一个交换的感受便是,这一场团训的参与成员很让人不舒服,简单地来讲,就是吵闹同时又十分自以为很了不起,进行团训的时候嘻嘻哈哈不听主持人的引导,有些人甚至三番两次打断主持人的讲话,非常没有礼貌,而在后期进行内心自我探索的时候也迟迟安静不下来,不允许讨论的时候有些人仍然交头接耳,总之这场团训,成员的表现让我们很是失望。我们在团训结束的时候也讨论过这个问题,也许是我们一直所用的团训方法并不适合这一场团训(毕竟没有一种方法是完全适合每一场团训的)。对于主持人和助手对团训参与成员所产生的附加情感,我们经过讨论后认为,这种情感的产生难以避免,也无可厚非,只要这种情感不会影响到团训的顺利进行与主持人和成员的交流便可,但不得不说,我们这种负性的感情流露还是需要更好地进行克制,来更好地完成一场团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