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一个名词叫做“全心浸润的心流”。他认为心流是人们全身心投入某事的一种心里状态,人们处于这种情境时往往不愿被打扰,即抗拒中断,比如艺术家在创作时。当一个人将精神力完全投入在某活动上就会拥有某种心流,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那么心流区具有什么特点或者说什么事情会使人们有快乐的表现呢?1.这些活动都是自己的选择
2.这些活动要求专注
3.这些活动不会缺乏挑战性,也不会挑战性太高
4.这些活动具备清楚的目标
5.这些活动能够得到立即的回馈
心理学家发现呢,沉浸在心流中的人们不但会感到深深地满足也会无视时间的流逝,而且因为全神贯注于手头中的工作彻底忘了自己。
首先来说说我感到心流区的感受吧。1.今年的主持人大赛中,我负责的PPT工作,是PPT小白但是对这份工作我非常感兴趣也有信心能做好,并且有时间限制,毕竟比赛马上就会来临,所以我那段日子几乎是加班加点的做,当然也会有挑战,收到了师父的很多的建议,但是我乐在其中,最后决赛现场也是获得了大家的好评。所以在心流区的自己遇到再大的挑战都不怕。
2.还有当自己在朗读或者背诵的时候有时候会感到很爽的感觉。有次为了准备一个演讲比赛,我一个人在操场早上,下午就在空地上做手也会对着镜子练习,虽然文章很长但是当我绘声绘色讲出来的时候那种感觉很爽,再大的喧闹声也不会打扰我。
反思一下自己什么时候做事会感到很浮躁?我自我感觉自己最近没有处于心流区太久了,为什么这么说?1.上自习不到20分钟拿起手机看看消息,一不小心手一滑就玩起了手机上各种app。这样10来分钟又过去了,自己还玩的头昏眼花的感觉很不爽但又总控制不住 2.比如在自习室或是宿舍看个书,经常会被同学或者室友的话语,一点点声音吸引过去。尤其在宿舍,总觉得不说点话搭点话就有异样的眼光投来,其实何必呢?我也有自己需要做的事啊,讨好别人累人累己。这些讨厌的习惯必须要改了,那应该怎么做呢?
1.检讨工作失败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改进,挑战性不足的工作要为其找到新的目标,刺激自己的兴奋度。挑战性过高的工作要进行分解,确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
2.可以努力的让自己的工作目标,计划,重点时间安排在能让自己产生心流的工作上。
3.慢慢提升自己的能力,把挑战性过高的工作变成自己的心流区,使自己能力不断进步。
说白了很多时候影响自己的就是自己用控制不住刷刷屏,看看空间朋友圈,打开多个页面呀,在这个时代,如果真的会善用心流区工作的人无疑是会有很大的竞争力。加油,比如期末考试吧,考完试大家都放松了对回家的期待非常高,但我想平常心,路长着,不能掉以轻心,练好自己的专业,找到自己的心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