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身边时常听到有人说智商基因论,
他们认为智商是天生固定不变的是由基因决定的,
他们说:“你这个人智商真的很低”
“你这个脑袋天生就是笨”
“你这个人记性真的是很差”
“你这个人没救了”
可是我不相信智商,
就真的是固定不变的 ,
要真如此,
那世界记忆大师是怎么来的?
下面就让我说一说,我对智商的理解
1.也许你对记忆的理解,一直是错误的
相信很多人遇到过这种情况,
你背一天都背不下的东西,
但有的人却能够在十分钟之内把它背下。
通常这种情况,
后者会被称为聪明,
而前者则会称为笨蛋。
2011年卢菲菲取得“世界记忆大师”称号,
但在取得这些成就之前,
她的记忆力还不如普通人。
在中学时候看着书就睡着,
别人半小时就能背下东西,
她背一个晚上都背不完。
2008年在工作中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记忆法,
从此自己开始训练记忆,
白天上班,工作晚上回到家练习好几个小时。
2009年加入记忆法行业深造教授学生,
经过三年的努力才在2011年拿到“世界记忆大师”称号。
记忆不是固定不变的,
它就像肌肉一样,
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升。
每个人生来的记忆力都是一样,
只是没有掌握一个好的方法。
如果你想要记住一本书,
那你要做的不是要把整本书都背下来,
而是要理解这本书到底在讲什么,
再把他的重点做成笔记提取出来,
这样只要背下笔记,
你就能大概回忆这本书的内容,
从而记住这本书。
如果你是想要记住某一段话,
或某一个场景,
那你要做的不是在心中一直想着那件事情,
而是把那一段话或一个场景在脑海中想象出来
转化成具体的事物,
在脑海中给它上色,
这样才能很好的记忆。
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通过正确的练习,
从而得到过目不忘的能力,
这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
刻苦的练习,
以及一个好的老师。
2.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成为大师
相信大多数人都遇到过,
学习某一些东西的时候,
有些人看起来轻而易举地就能学会
还有些人不管怎么样都学不会。
这个时候后者会被说成是没天分,
而前者会被说是有天分,
其中的佼佼者更是说成天才。
但天才是通过无数个小时的正确练习,
努力才成功的,
那些学不会的,
只是没有正确练习而已,
就像《刻意练习》这本书里所说的天才是“训练”的产物。
在《刻意练习》这本书里介绍了三位女性象棋大师,
她的父亲在她们两三岁的时候故意把象棋放在他们身边,
是他们偶然发现并产生兴趣,
在此老师教导她们进行刻意练习,
三个人都在十几岁的时候获得了少年组的冠军。
为了赢得冠军,
她们有很长一段时间,
每天都要进行十几个小时的练习。
只要她们犯错,
老师就会教他们改正过来做正确的练习,
这才最终获得了少年组的冠军。
想要取得很高的成就,
要进行正确的练习,
花费无数的时间。
如果并没有进行正确的练习,
即使同样花费无数的时间,
也只是在不断重复。
富兰克林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家、物理学家、作家、科学家 …,
他很喜欢下棋,
有时从晚上下到早上,
雨水淋到衣服也没注意,
只是很多时候都是自己和自己下,
一生下棋的水平也只是一般而已。
那三个女孩和富兰克林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差距,
不是因为谁的天分高谁的的天分低。
虽然他们同样努力,
但三个小女孩是在进行刻意练习,
犯了错有老师指导改正,
一直朝着正确的方向进步。
而富兰克林只是自己跟自己下,
在不断的重复自己的错误了,
即使再努力,
也不会有太大的进步。
这个世界上没有谁的天分高天分低,
有的只是谁进行的正确的练习,
以及付出了艰苦的努力。
在任何一个行业都要先找一个好老师,
或者是去模仿本行业的高手,
阅读相关的书籍。
不然只是自己埋头苦干,
就会像富兰克林一样,
付出刻苦的努力,
也只是一个普通的棋手。
在《刻意练习》这本书里说了刻意练习的四个步骤,
明确目标、专注训练、包含反馈、离开舒适区,
在练习的时候要记住三个F专注、反馈、纠正,
成为大师四个步骤是产生兴趣、变得认真、全力投入、开拓创新,
刻意练习只发生较成熟的领域,
不过想要取得很高的成就,
自从自己开阔创新成为大师,
还要先转变自己的思维。
3.只有正确的思维方式,才能取得成功
思维分为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形思维,
成长思维遇到失败会继续挑战相信努力就会成功,
固定型思维遇到失败就会放弃,
会认为是自己没有天分,怎么努力也不会成功。
某个科学家做过这样一种实验,
邀请十个小孩分成两组,
给他们布置同样的题目,
其中一组小孩答对了就说聪明,
你一组小孩答对了就说了努力。
被夸聪明的小孩遇到挑战时会选择简单的,
而被夸努力的小孩会选择困难的。
被夸聪明的小孩失败时,
会显得心情暴躁,
认为是自己不够聪明,
从而放弃。
被夸努力的小孩失败时,
显得比较从容,
认为是自己不够努力,
之后继续挑战。
最后被夸聪明的小孩不仅没有进步,反而还退步。
而被夸努力的小孩普遍有了很大的进步。
前者就是固定型思维,
后者就是成长型思维,
固定型思维的人不敢挑战,
认为没做好就是没有天分。
而成长型思维的人勇于挑战,
因为没做好只是不够努力。
如果一直保持固定形思维不做改变,
那么就会一直原地踏步,
甚至于最后还退步了。
想要从固定型思维转变成成长型思维,
首先要想出哪些事情私认为不可能改变的事,
比如说智商比如说记忆力,
一一把它列出来。
不用太过担心,
我们每个人都是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混合体,
把他们列出来之后分析它们形成的原因,
想象当时的场景,做出客观的评价。
再给那些想法命名,
美国的心理学家常常用这种方法,
像朋友一样邀请并教育他,
一旦他冒出头来就邀请他一起挑战,
这样转变思维的难度也会直线下降。
智商不是固定不变的,
他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升,
只要进行正确的练习,
再花费无数的时间,
人人都能够成为大师。
就让我们一起朝着各自的梦想和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