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有多忙,也别忘记在端午节那天包个粽子

此为自家照

        那是我小时候的事情,但是让我记忆犹新呢!

        那天凌晨6点,客厅的聊天声吵醒了我,是爸爸妈妈,他们在包粽子呢!妈妈把粽子折成立三角,先放入一勺糯米,又放入一个蛋黄,再接着放入两勺糯米封顶,接着又将多出来的粽叶向下折,再根据样子将多出来的粽子叶折好,用绳子将粽子系紧,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忙活了一上午,粽子煮了半个小时后终于能吃了,我刚想拿出来一个母亲却将我叫住,他说还要将粽子放进锅里两个小时才能吃,这个时间把我惊到了

      下午,我们吃了两个粽子后,我和妈妈就要回去了,因为我最近要忙于期末考试,而姐姐却有太多的课要上。

        回家的路上,我问着母亲:“妈妈,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呢?”她笑着答道:“因为要纪念咱们的爱国诗人屈原啊!”“为什么要纪念屈原呢?他做了什么伟大的事儿吗?”“是啊!在公元340年的时候, 屈原面临着亡国之痛,在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了!人们为了不愿鱼虾损坏他的尸体,就纷纷竹筒装米投入江中,所以每年的那一天,人们都会这样做。所以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我和你爸爸包粽子,不也是为了纪念屈原吗?”妈妈向我慢慢解释道“哦,原来是这样啊!”我恍然大悟了!

      小时候的我还天真的想着:端午节那天不包粽子就是对屈原的不尊重吗?

      于是,从那年起,只要到了端午节,我就一定会让母亲包粽子,并且我会一起帮她,因为屈原他可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