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撞过南墙吗?头疼不疼?
简书上曾经有一个话题,讨论原生家庭对女孩的性格影响有多大,作者们罗列了很多人,林徽因,张爱玲,上海滩名极一时的才女佳人的一生都以不同的笔触被展开。我在想,如果这两者真的是有关系的,那么我的原生家庭带给我的性格只有两个字:懦弱。
我自认对语文是有天分的,所以在小时候周围所有的恶霸小朋友们对我群起而攻之的时候,我只有在语文课上找到安全感。我可以流畅的读完一整篇从来没见过的课文,也可以一周超额完成老师布置的日记任务。说实在的,拿我现在和以前相比,颇有点伤仲永的尴尬味道。
事情到后来就慢慢演变成,我在语文课上越来越活跃,对文学的爱也因此不能自拔。但是真正的开始认真写作,是在高中。
高中的语文老师是个温柔又一身傲骨的女人。她常常在教学楼的楼梯上放声高歌,也不顾反对在自习课上给我们放电影,她一手操办文学社,而我,就当了两年的文学社社长。
我爱好文学曾一度到疯狂的地步。高三一年,我厌倦如山如海的试卷,厌倦换掉的语文老师把作文课改成学字词,厌倦我文学社社长的身份遭到班主任级部主任物理老师化学老师的一致反对,厌倦周围的同学逆来顺受,我开始逃课,午休时间站在教室的窗口,看着冬阳下远处层层叠叠盖着雪的山丘,觉得未来虽然渺茫但却无限可能。
高考谈不上失不失利,因为我曾在文理分科的压力下懦弱的选择了理科,从此便离自己想象中的世界越来越远。大学生活一如既往的枯燥,尽管每个人听到我的专业都会说,挺好的,好找工作。我常常失笑,那不是我想要的工作。
人们的生活大概总是阴差阳错,错漏百出。幸运的人偶遇对的方向,不幸的人也总能找到安慰剂。我们虽然得过且过,却不是在混吃等死,因为没有那个资本。
我有一个挚友萝卜兮,她一手搭建了微信公众平台,邀请我加入。平台的运营纯靠自觉,我们既没有广告,也没人打赏,从一开始没有粉丝到慢慢有人在后台找我们约稿,其中的狗血只有我们自己知道。三年过去了,平台从一开始的五个人,到现在只剩我们两个。
我曾经和萝卜兮爆发激烈的争吵,只是因为要给平台改一个名字。平台走到现在,虽然依旧默默无闻,但却凝聚了我几乎大学生活所有的心血。和萝卜兮吵架的那一段时间,我曾考虑要不要退出,才发现等自己真正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内心的疼痛堪比堕胎。
我拿到的第一笔稿费,只有三十块钱。我兴奋的给萝卜兮发消息,你说如果我们一直这么写下去,有一天会不会成为真正的作家?萝卜兮秒回:会的。可是在第二天的晚上萝卜兮就在电话里失声痛哭,问我是不是也许这一生注定了就是和文学没有缘分。我站在宿舍五楼的阳台上,月光照在纱窗上有朦胧的光。我忽然想起高三那无数个午休,我也是这样站在窗边,只是现在对面只有黑漆漆的高楼,我依然觉得未来渺茫,却不再相信所谓的无限可能。
简书是表姐的推荐。来这里一个多月,我没有数过自己上了多少次首页,小说被多少个文集主动收纳,我只关注了两个人,简书出版和名贵的考拉熊。其实来简书之前,从高中开始,六七年的时间我都在写散文。简书给了我一个尝试着突破自己的地方,我开始写小说,几乎每一篇我都呕心沥血,虽然鲜有人读。这让我很沮丧。
我来简书的第一天,看见的就是名贵的考拉熊。原生家庭带给我的另一种做人方式便是冷漠。我没有对这只有灵性的熊做任何表示,只是默默的看完了他所有的文。直到他的《简书33天》,我才发现这世上有人在和我走一样的路,并且一样的喜忧参半。可他有他的厉害之处,他已经是签约作者,而我却还在千军万马里挤破头皮。
我不太向别人显示自己的豪情壮志,就算我的豪情壮志只是想出一本书。更不会向别人展示我自己的不堪,所以用简书,我从来没和我表姐说过。我不希望她看见我的内心思想,甚至不希望她了解我。我只希望有一天我真的梦想成真,她能在一边赞叹:哦,你真棒!
我没有强迫自己日更,也没有挖空心思去研究简书受众。我只想找个地方做我自己,虽然这样常常让我陷入深度的自我怀疑尤其是在文章点赞数寥寥无几的时候:你也许不是一块璞玉,只是一块石头;你也许是条咸鱼,那么翻了身也只能是咸鱼。可我却又常常在深夜惊醒,然后面对着茫茫无垠深夜问自己:你就算注定了要如此一生,你会不会放弃?答案是不会。然后我就可以心安理得的继续蒙头大睡。
写作是一条掏空自己的路。也许在这个纸媒日渐没落的时代,出一版自己的纸质书籍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意义。可我却不想因此改变心中所想。我曾无数次撞上南墙,却依然没有要回头的打算。就算我知道,也许有一天我一觉醒来,可能就黔驴技穷再也写不出一个字,也许我无论苦心孤诣多少个日夜都不能达成自己心中所念,也许真的有命中注定这种恶心的事情让我一生念念不忘却得不到回响。可是在这之前,就算已经头破血流,我却依然找不到放弃的理由。
小学三年级的班主任老师一定问过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我那个时候的答案就已经是:我要当一个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