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一位老师讲过:这辈子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要:挣钱,挣很多钱。
小时候老师的家在农村,她的父亲是做生意的,每天凌晨四五点起床,骑着摩托车去别的地方卖东西,冬天特别冷,每次父亲车骑到一半手冻的麻木没任何知觉,停下车捡几片干树叶点燃了烤火取暖,等手温回暖了,再继续骑车上路,日复一日的每天都如此辛苦。
有一天父亲深夜归来,搀扶着摩托车跌跌撞撞的进门,膝盖以下的裤子已经破碎不堪,小腿处渗出大片的鲜血,家人吓坏了,一问才知道,夜路不好走,在一个坑洼处跌倒了,发动机烫伤了小腿,不能骑着回家,只能一路走回,老师看到父亲小腿处大面积的血肉模糊,那一刻她暗暗在心底发誓:这辈子一定要赚到钱,给父亲买一辆无人驾驶的汽车。
这就是她努力赚钱的目标,也是动力。如果这样还不能让她有奋斗的劲,另外一件事使她更坚定自己的想法。
她的母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村妇人,没见过外面的世界,有一天她陪母亲去镇上的集市买东西,路过一家鞋店,母亲指着其中一双鞋随意的说道:“那双鞋我看了三个月”,老师很惊讶这双鞋有多贵?母亲为什么看了那么久都没买?她问了下价格,店主说:“30元”!
知道老师心里什么感受吗?其他人的父母穿着耐克,安踏,李宁的时候,自己的母亲居然舍不得花30 块钱买双鞋,作为子女,是心酸的,是悲痛的!
那时候她再次决定:要挣很多的钱,让母亲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不用顾虑花多少,余生给母亲买的起她想穿的鞋子!
人生就得有目标的,哪怕你的目标只是去当一个捡破烂的,也要有自己的方向和努力的点。不然一生随波逐流,就像大海的一棵稻草,风浪吹到哪,自己就留在哪。
很多年前,专家针对“人生目标”做过一次调研,分出了三类人:对自己人生没有具体计划目标的人占45%,对人生有近几年短期清晰目标的人占35%,对自己有清晰的明确目标的人占20%。
多年后对这些调研过的人做了追踪:当年45%的人现在都在社会底层生活,依然没有很强的目标性,日子过的很安稳;35%的人,现在大多是职场上的中层管理或者领域精英,社会地位也属于中等,日子在小康之上;那20%的人,现在很多都有自己独立的公司或者经营的事业,社会地位也在高层。
为什么要讲求“人生目标”?为了不让自己浑浑噩噩的过每一天,为了这一生为自己而活。
为什么要有动力?如果人无动力,所有的目标是否能在漫长的一生中坚持下来?
不管目标是哪种,但是有爱支持的动力一定是强大的。
一定不会是这样的后果:本来想买一栋别墅,因为感觉自己挣不到那么多钱,就换一个两室一厅吧,再后来因为挣钱太难,两室一厅也需要很多钱,要么就租房子吧!
慢慢的没有目标,生活也就随波逐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