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让我们以一夜的苦茗,诉说半生的沧桑,我们都是执著而无悔的一群, 以飘零作归宿。在你年轻而微弱的生命时辰里,我记载这一卷诘屈聱牙的经文,希望有朝一日,你为我讲解。”by《四月裂帛》
承接上段记忆,第二个夏末,抚仙湖之殇。彼时我没能参加你的婚礼,此时我也没能出席你的葬礼。那一刻,我清楚地知道多年后的那场同学聚会上将看不到你的身影,也明白了世上诸如生离死别之类让人无能为力的事情真的很多,所以唯愿你在天堂一切安好。2010年末,在读梁继璋写给儿子的《备忘录》时,便将其中的一句话深深的记在了心里:“亲人只有一次的缘份,无论这辈子我和你会相处多久,也请好好珍惜共聚的时光,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其实,这一世所有人与所有人都只有一次的缘分,无论爱与不爱,下辈子都不会再见。至此,借第三个夏天(我的第二个毕业季)在这里对三年来给予我关心和帮助的所有人以最诚挚的谢意,如果可以,希望下一世我还能出现在你们的生活中。
2012年末,我同舍友一起坐着惠嘉福星号游轮过伶仃洋,在外伶仃岛度过了我们学生时代的最后一个光棍节。讽刺的是从那之后舍友便全部脱光,而我至今依然光棍一枚。说起三夏期间幸福有三,其一在623生活,其二在418学习,其三遇到了很多很多“亲人”。我只能说自己真的很幸运,每天不得不面对的那群人,恰好都是自己想面对的人。三年里自己受到的照顾真的很多,即使说感谢我也真的不知从何说起。只希望自己在迟到的“间隔年”,可以在地图上再跑一个大圈,一一拜访你们,而那年的光棍节过后,我想自己应该再也不用去羡慕别人了。
这一年三月, 主教前的木棉花还未开放,我独自一人北上去实现本科毕业前许下的诺言,即一一拜访故人。那天,T236就这样载着我所有的思念一路向北缓缓开去。由于请假时间和故人们放假时间的限制,只能尽量地压缩自己的行程,5个城市,12天,一半赶路,一半停靠,身体抱恙,心已痊愈。疯跑了一圈才发现,原来每座城都可以有家的感觉,只要城里住着你在乎的人。只记得离开北方的那晚大连很冷,可有人送别不觉风寒,当飞机轰鸣着从周水子机场起飞时,我眼角湿润了起来,相聚时互相说着的“一别三年未见”可能真的一语成谶,暗示了下次再见的间隔,后知后觉才发现原来我们已经认识了七年或者十七年。
这一年四月,你问“还来不来杭州?”,我说等愚人节看看。而当我们一起背着包漫步在苏堤的时候,才知道其实这不是一个玩笑。那天我并没有被你们发来的短信骗到,但却被眼前的景物“迷惑”。因为你对我讲“孤山不孤寡人孤”“长桥不长情意长”“断桥不断肝肠断”,而早就听过了“西湖三怪”的我还是装出了一副如痴如醉的样子,这应该就叫“愚人不愚”吧。那天中午,我们一起品着楼外楼的鱼羹,啜茗在西湖之畔,突然想起九年前自己看《天下》时记下的一段词,便念了出来:“楼外楼,山外山,楼山之外人未还。人未还,雁字回首,早过忘川……烟波浆声里,何处是江南?发呆的你只听到了最后一句,啊了一声后答道:烟花三月,此处便是江南!两天后我回到广州,来到主教学楼前,举头望去,木棉花开了。
这一年五月,我们跑到电影院看了一部叫《致青春》的电影后才知道,原来它与你、我这代人的青春根本无关。“良辰美景奈何天,为谁辛苦为谁甜?”王菲如是唱着。人生初见时你的确如此对我,但怎奈何人生不只若初见。心领神会后只能感叹“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电影结束后,我们在地铁道别,彼此没有说话却心照不宣。那晚,我才懂原来“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说的并不是我喜欢你而你却故作不知,而是两个人同时在错误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几天后,本来说毕业季不能来广州相聚的人,因故改签了机票,来了。几天后的几天,早就说好毕业季要来广州相聚的人,没有任何意外的也来了。几天后的几天后,再次来到主教学楼前,举头望去,木棉花谢了。
这一年六月,关于我们,有一场答辩叫毕业答辩,有一次聚餐叫毕业聚餐,有一段旅行叫毕业旅行,还有一个典礼叫毕业典礼。
这一年我的夏天在六月戛然而止,没有七月,也没有八月。
这一年毕业季,六月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