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自驱力
对于如何“制造”动机,心理学和神经学已经达成公司,甚至还提供了“配方“,其中主要的成分有:
1、正确的心态;
2、自主、胜任和联结(《内在动机》的内容)
3、处于最佳水平的多巴胺;
4、心流。
正确的表扬激发孩子的成长心态
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认为,当学生有着“固化心态”时,他们会认为自己犯错误是因为能力差,所以只能任命;当学生拥有“成长心态”时,他们则会吧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努力上,并以此作为获得更大成功的手段。
正常心态能让他们获得控制感。
德韦克建议,要赞扬孩子身上用于解决问题的切实努力和听他们想到的各种点子,而不是表扬他们所取得的成就。比如,要说“你有这样的好奇心,很棒”而非“你好聪明”;要说“你努力筹备考试,我们都看在眼里”而非“这次考的不赖”。用德韦克的话说“专注于自身内在的努力,在有助于环节无助感的同时,也能让你更接近成功。”
关于胜任力、多巴胺和心流
鼓励孩子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努力,这会孩子的大脑分泌的多巴胺处在最佳水平。这就是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背后的科学原理。
当孩子专注于他们热爱且有一定挑战性的事务时,会进入“心流”状态,感觉时间过的很快,注意力也高度集中,同时也不会感到压力。
胜任力并不是真正把事做好的能力,而是一种我们认为自己能把事情处理好的感觉,是一种对于自身能力的意识。
让大脑休息的集中方法
大脑需要休息,以释放长时间工作所释放的有害物质,就像长时间开启的电脑需要重启释放占用的内容一样。睡觉是让大脑休息最有效的方法,让孩子拥有充足的睡眠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对于成年人而言,睡觉是时间体量巨大的休息方式,如果你想有更多的时间做想做的事,那你可以考虑用”白日梦“和”冥想“让大脑休息。
所谓”白日梦“是指让你的注意力从任务上移开,什么都都不做,这时你的大脑会进入”默认模式“,你会思考自我,思考过去和未来,以及思考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对自我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
正念,一种有意识的、不加评判的对当下的觉察。进入正念的状态很简单,你现在正握着的手机,你有什么感觉,当你觉察到你的皮肤和手机接触的触感时,你就处在正念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