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修行中,常听说要有觉察,觉照,观照,觉察力,到底什么是觉照力,观察者呢?
它是一份出离于你头脑关系认知的部分,它常常以一种新的视角与洞察力给你某种仿若不是你自己的启迪,你也常常会被惊艳到……
如何育孕出“一颗有觉知的心”呢?
首先,它不在外,它本来就在你里面,所以需要你断除去外找寻的念;
第一步:止与静
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意思是说将自己五根摄受回来,不向外投放无畏的能量,拒绝无效社交,切断碎片化信息,让自己头脑安静下来。
第二步:专注与感受
比如,专注阅读一本书,专注听一首曲子,专注闻香,专注喝茶,专注在自己呼吸上,去感受书本传递出的意境,去感受音乐的旋律,去跟随植物芬芳的气息,去品味茶气的韵律,去跟随呼吸的起伏,让自己沉浸其间,静静地感受,感受,就只是感受,因为只有心的感受才是走向内在的开始。
第三步:自然升起
在这放空的过程,心灵的觉知力就已经出现了,安住心猿意马,让自己静下来,专注做某件事,并需要时间上的沉浸,慢慢的觉知的力量就出现了,觉知的能力来自感受的能力,心灵才有这份能力,头脑并不具备,随着这份内在力量的加深,新的洞见也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了;
本年度12月份继续开展:
克里希纳穆提
“生命之书365静心冥想”解读,
旨在培养和提升“觉知力”
来,让我们一起共修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