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年6月22日是【晓晖有话说】陪伴你的第五百三十九天。
【这一代年轻人的痛与恨(一)】最新一期的《单读》出来了,标题是人的困境,主要围绕年轻一代的痛与恨分享各人的感受。有一个观点很有意思,年轻人对待工作,视之为忍受现实,为未来实现幸福的重要工具。暂时忍受过程的痛苦,只为明日的幸福。我们看起来没有错,因为大多数的年轻一代,都是这样进行工作的。他们没有把工作看成能获得当下幸福的工具,他们视工作为“工作洞”。
埋下头去,闭上眼睛,忍受痛苦,在洞中工作下去,透支现实,为了虚幻的未来。
在《单读17:人的困境》里面,称之为年轻人的困局。为了一个不能在当下获得幸福的事情,损害自己的身体与心力。越从事这样的工作,越伤害自己。
我们何尝这样思考过?
这种工作洞的困局,在我们眼里都不是问题,反而甚至是一种骄傲?打开电台广播,我们能轻易听到一个温暖的标准播音女腔“我又报了一个英语培训班,我坚信现在的努力,是为了明天的幸福”。我们能条件反射的赞同。
清楚的结论,隐藏着难懂晦涩的真相。
生存意识一直困惑着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向一把沉重的手,把我们紧紧压迫在沉重的土地上,艰难动弹。更重要的问题是,如果我们暂且脱离生存阶段,为何这种求生的恐惧还是一如既往地的在我们头脑中盘旋。恐惧已经写入大多年轻人的基因里面,在这个时代。
于是我们借助阅读反思,反思工作洞困局带给我们最切身的启示:用理性对抗生存恐惧,警惕恐惧对我们的压迫。
如果我们已经暂时脱离了需要生存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