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人生不漂泊?有的人一生很顺,一辈子顺风顺水。有的人命运多舛,一生坎坎坷坷,遭遇各种各样的磨难,到头来也没有一个好下场,郁郁寡欢,忧郁而死。更多的人介于这两者之间,一会儿顺风,一会儿逆风,在人情世故中风雨飘渺不定,人生不如意十八九,不能光要那一二,“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人生本来就像小鸟在雪地行走,弯弯曲曲,留下一行不规则的脚印。
大姑的一生就是漂泊的一生,年轻时和英俊潇洒的大姑父相识结婚之后,如鱼得水,顺水顺舟,相敬如宾,相濡以沫。府前哥和瑞熙妹出生之后,一家人更是其乐融融幸福满满。然而好景不长,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大姑父禁不起诱惑,婚内出轨,近四十岁拐走邻村一20岁姑娘远走黑龙江农场,再也没有回来,大姑申请离婚后一直带着一对儿女过着十分艰难的日子,好不容易熬到孩子长大,大姑又托人介绍对象,无论如何,府前哥和瑞熙妹都结了婚、成了家、生了子,大姑就这样在艰难中过来了,直到现在遭遇晚年的悲凉,两个不孝顺的儿女光顾照顾自己的小家庭,把老娘丢在一边,敷衍塞责,有时连活人的脸面也顾不了许多。
昨天早上大姑咽气之后,当天火化,当天下葬,弄得我们措手不及。入土为安了,大姑的人生终于画上了句号。我印象中当中,大姑临走时穿得寿衣倒是最干净的,她老人家是干干净净上路的,但临咽气时的心情倒应该是很悲凉的。
昨晚奔丧归来,久久不能平静。对一种现象或事件的认知,常因个人所处的环境或心绪的不同而产生巨大的差异。这么多年我不知老家,可能对老家乡下的有些村风民俗不懂,但关于孝道与道德常规我该会明白一些。诸如大姑多年所养的一对不孝顺的白眼狼,让我颠覆了当前乡村伦理道德高尚的评判。
读《红楼梦》,林黛玉因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时刻感到来自封建大家庭内部的沉重逼压,面对暮春漂泊的杨花柳絮,不禁悲从中来,感慨生命的漂泊和无助。写下《唐多令》:“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球。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竞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林黛玉的人生感喟,漂泊就是命薄。其实,林黛玉看到漂泊的柳絮,恰是柳树繁衍生命的一种方式,柳絮飘到何处,新的生命就在那落地生根成长,没有了漂泊,很多植物就会消失。在漂泊的过程中,植物才能强壮起来,变得丰富多彩。
人也是这样,没有漂泊,就没有追寻,没有收获,没有历练沉淀得到的东西。大姑走了,人都会走的,她活着晚年受罪,二姑哭着说,你大姑上天堂里享福了,她走了就不受罪不受气了,天堂里里没人给她气受、没人给她罪受。
虽是善意的谎言,我仍充满信任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