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有位朋友找我倾诉,自己失恋了,痛不欲生,悔不当初,要立马辞职,离开伤心地。
听她陈述前情,大意是自己此前在恋爱中太作,一直若即若离,态度不明朗,而对方保持热烈追求,惯着她宠着她;等她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就是他了,愿意跟他结婚了,对方却因为一点小摩擦提出分手,理由是彼此不适合。任由她百般挽回,对方无动于衷,郎心如铁。
所以她的痛苦,总结下来就是两点:一是懊悔自己没有把握好,失去这么优秀的一位结婚对象;二是担心自己年岁渐长,再也没有机会遇到比他更好的人了。
我当时第一反应是,冲动离职并不是明智选项,反而可能恶化当前处境。失恋了本来状态不佳,若换个地方求职不顺,又断了经济来源,只会雪上加霜,并不能真正起到疗伤效果。但直接告诉她我的建议,她不一定听得进去,还是陷在自己的情绪风暴里;所以我运用GROW模型,引导她梳理自己的目标、现状、解决办法、最终方案及实施意愿。最后评估信心度的时候,她给自己评了7分。
但说实话,作为朋友,我心里对她是没有很大信心的。因为从她言语中我了解到,她的终极目标,仍然是找到一个爱她宠她的男人,自己不费任何力气,就拥有幸福美满人生。所以我送了她一本书,《少有人走的路》。我想告诉她,人生苦难是常态,幸福才是稀缺品;幸福不是靠别人给的,是靠自己挣的;爱不是双方边界的沦陷,而是彼此自我的圆满。
一个月后,她喜气洋洋通知我,自己找到新男友了。觉得自己以前太傻,为了一个负心汉要死要活。现在这个比他强太多,智商高,情商高,工作好,为人好,专一,上进,能干。两人一见钟情,已见过双方家长,预计半年内结婚。
我当然为她高兴,恭喜她觅得良婿,期待早日喝上喜酒。心底还是有暗暗的担心,但没说出口,煞风景。问她对《少有人走的路》作何感想,她说读了点,没太懂。
一周前,她又来找我,说这段感情遇到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她因为之前失恋悲痛,抵抗力下降,感觉自己肺结核复发了,不知道怎么面对男友,又担心传染给他,毁了这段缘分。
她说:我为什么这么倒霉,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喜欢的,又发生这样的事情。都怪前段时间,造成我抵抗力严重下降。我也不知道现在会不会传染,也不敢给他说。如果确诊,我要吃八个月的药,停药半年才能怀孕。我都这么大了。有人告诉我吃纽崔莱的营养素可以调理,不用吃西药,吃西药伤身体。我正在吃营养素,我想尽快结婚生子。你说我该怎么办?
我问:你既然是「感觉」自己复发,那为什么不去检查确诊一下?万一你感觉错了,那岂不是瞎担心?「有人」告诉你纽崔莱管用,这些人是谁,他们的建议有科学依据吗?万一不靠谱,岂不是白白耽误治疗时间?
她说:可是我怕他嫌弃我,更怕传染给他他恨我。我不知道怎么跟他开口说。现在开学了又很难请假。你说我该怎么办?
我提出我的建议:到正规医院确诊,按医嘱用药,对男友坦诚相告。
她问:如果他和我分手怎么办?
我问:你觉得呢?
她说:好不容易要结婚了,他们家是大家庭,我怕人多口杂,对他躲躲闪闪,不敢老是和他待一块,他说我是不是有什么事没跟他坦白。
我说:亲爱的,你回顾一下我们的聊天记录,你说了多少个「怕」,多少个「不敢」。要做什么,想做什么,一句没提。这样畏首畏尾,瞻前顾后,肯定是哪儿都去不了。你问我他要分手怎么办,我连他都不认识,你觉得我能怎么回答你呢?你是一定要别人给你一个办法才安心吗?你对自己去处理问题、自己去面对结果就没有一点信心吗?
她说: 我遇到的都是很麻烦的事。我不敢挑战人性。
我说:你如此在乎这段关系,像是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抓着,生怕有一点闪失。拜托,如果你们结婚,后面你们还要一起过几十年呢,解决掉这件事,你能确保后面几十年都不会有其他事发生吗?你觉得你遇到的问题都很麻烦。拜托,生活就是这么麻烦不断的啊,你要的一帆风顺,安稳幸福,可能只有去童话故事里找吧。
她说:可是很多人比我顺利很多。
我说:那你想怎样?抱怨命运不公,为什么自己不像别人那么好运吗?
她说:是啊,我感情这么不顺到底为什么?
我说:怨天怨地怨人生,好像都是外界的原因,都是别人的原因,似乎自己根本就左右不了。我想跟你分享一句话:「你可能无法选择一件事情是否发生,但你肯定可以选择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你永远都不会没有选择。你如果只想诉苦,那我听听无妨;但你如果想解决问题,那我觉得用这样的态度去面对问题,解决的希望不大。
她说:我现在该怎么做?
我说:我不知道,那是你的决定。你不需要有人告诉你怎么做,你是成年人,你可以自己选择,也可以自己承担后果。
她说:我真的不想失去他。我怕找不到比他更好的了。
我说:亲爱的,我真没法再给你什么建议了,只能诚恳推荐你去听一下李松蔚教授的《洞悉相处之道》,你的疑问,心理学家都已经给出了详尽的答案。
在整个对话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情绪,从失望,到愤怒,到无力。真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我没忍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绪,然而我最终发现,我其实根本帮不到她,她自己的路,只能自己去走。
我从李松蔚那里学习了「边界」、「授权」和「课题分离」,但在跟朋友的对话中,我仍然没有维护好自己的边界,让自己因为对方的课题而心绪波动。
我想,心理咨询师一定得是内心强大无比,才能在客户面前一直保持超然和中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