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句联,即上下联出处为不同的诗文,大多作者不同,而且很多非同一朝代。但是却天然巧成,非常有趣!
上联:柳深陶令宅
下联:月静庾公楼
“柳深陶令宅”出自的唐朝诗仙李白诗句;“月静庾公楼”出自唐朝诗圣杜甫的诗句。李白、杜甫这对诗坛双子星座和梦幻组合,也是惺惺相惜的好伙伴。杜甫算得上是李白的小迷弟,有诗为证:
《春日忆李白》
【唐】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赠李白》
【唐】杜甫
秋来相顾尚飘蓬,
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一、“柳深陶令宅”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留别龚处士》中的诗句:
“柳深陶令宅,竹暗辟疆园。”
陶令是东晋诗人陶渊明(352—427年),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二、“月静庾公楼”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三首》中的诗句:
”池要山简马,月静庾公偻。”
庚公是东晋外戚庾亮,现在在武昌还有庾亮楼 ,江西九江也有庾公楼。《世说新语》中载有当年庾亮在古城鄂州秋夜登楼赏月一事,颇为生动,他与先期而来而欲避之的佐史吏殷浩、王胡等人在此不期而遇,性情之中,对月掏心,神聊吟唱,乐不知疲,以至天明。这一夜,便成为庾亮在鄂州为官8年之余留给历史和后人印迹最深刻的一夜,因为自此后人便把这时名为南楼的楼阁直接唤为“庾亮楼”、“玩月楼”,也谓之“庾公楼”,乃至省称“庾楼”。
诗圣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值得一提的是,苏轼题写庾公楼的一首词《点绛唇·闲倚胡床》 :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此词是苏轼与好友袁公济畅游湖山时所作。上片词人自述游山玩水的寂静心态,下片特写与袁公济畅游的独特享受。全词运用了叙述与描写、写实与用典等渲染之笔,尽情抒发了与好友畅游湖山的快乐。
附:
1、《留别龚处士 》全诗
【唐】李白
龚子栖闲地,都无人世喧。
柳深陶令宅,竹暗辟疆园。
我去黄牛峡,遥愁白帝猿。
赠君卷葹草,心断竟何言。
2、《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三首》全诗:
【唐】杜甫
碧草逢春意,沅湘万里秋。
池要山简马,月静庾公楼。
磨灭馀篇翰,平生一钓舟。
高唐寒浪减,仿佛识昭丘。
新作湖边宅,远闻宾客过。
自须开竹径,谁道避云萝。
官序潘生拙,才名贾傅多。
舍舟应转地,邻接意如何。
暂阻蓬莱阁,终为江海人。
挥金应物理,拖玉岂吾身。
羹煮秋莼滑,杯迎露菊新。
赋诗分气象,佳句莫频频。
备注:
1)图片来自网络,有异必删;
2)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