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一口气码完两千八百多字,经过简单修改,在简书上点击“发布”时,内心是千万个欢喜的。不为其他,单单为这两千八百多字是自己第一次在简书写的文章字数最多的,也一口气写出来了自己想说的话,然后也在想象着别人能够从这文中读出一点儿认同感,如此简单而已,却又令人欣喜若狂。我想,这才是我写字的真正意义所在:写自己最想写的,让自己开心。
写完后,躲进被窝里,虽然已是夜里三点多,但还是毫无睡意。忍不住在朋友圈发了条动态:觉着这件事越来越有意思了,知道一口气码了两千多字的感觉吗?太TM爽了,根本没睡意,睡着也会发笑吧。
然而这条动态存在不过十五分钟,我又回去把它删了,因为在朋友圈好像没有人对这些事与我感同身受,我觉得多开心或多难过,好像无人能理解半分。所以删去了,自己知道就好,不是吗?为何一定要向外寻求同感呢?
果真,整夜都没睡好,梦到文章阅读数次超过以往,梦到有人给我点喜欢,有人留言给我鼓励。一次次醒来,打开简书查看一遍又一遍。那个漫长的夜里,还是这么这么在乎文章被别人认可,被别人喜欢啊。然而梦与现实总是相距甚远。阅读量少得可怜,还被投稿专题的编辑拒稿。
白日,空闲时,再次打开那篇文章阅读的时候,自己动手修改起来。错别字,用词,句子,排版,修改了一次又一次,直到自己认为可以了,才不再纠结继续修改。再次看着可怜巴巴的阅读数,但是这次却没有将我满心欢喜消灭。夜里那种渴望“阅读数”和“喜欢数”增长的强烈心情跑到了九霄云外。平和,是现在的主旋律。我写文最大的目的是先让自己开心哇,如果别人看着也有同感或者也开心的话,那便是附赠的礼物啦。这样一想,整个人便豁然开朗了。何必计较那么多呢。
是的,这就是此时此刻我坚持更文的真实感受。
昨天的更文是由于看到一篇微信文章有感而发的。一整天都在构思要怎么写,如何排版,如何表达。也去参考了几篇类似的文章,下班回家,英语学习打卡完成后便打开电脑,迫不及待想要开始码字。然而,我那破电脑让我等得有些抓狂,总是使用不顺畅,好久才能正常使用。期间脑子乱得想要炸掉,多等的每一秒都是煎熬,直到电脑完全可顺畅使用时,抓狂的状态才慢慢平息,敲着键盘,便很快进入了状态。文中提及的往事历历在目,画面在脑海里一遍遍重现,经过简单的文字,一点点刻画在文中。写到观点的时候,突然想到前天阅读过的一篇文章,文中引用了毛姆的话,而那句话刚好可以用在我这篇文中,但是记不清楚具体内容,便回头翻看那篇文章,然后将毛姆的话放到自己的文章内。那一刻,感觉真是超级棒,就是你付出了一点,对方就及时给你回应的那种欣喜。这是我看书这么久以来第一次如此深刻地体会。这该就是阅读带来的最令人心动的收获吧。而这次让我有了新的念头——做读书笔记。脑袋真的不够用,古人云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诚不欺我啊。真的需要养成做阅读笔记的习惯,即使复制粘贴到备忘录也是好的。我想坚持这样一个积累的过程,等到书到用时便可顺手拈来。
想着前两天还在犹豫是否继续日更挑战的,现在却是满满的热情。也终于开始有一点觉得简书日更这件事越来越有意思了。
加油吧,姑娘。我爱简书,我爱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