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是把美好的故事撕碎了给人看。
乍一听《魂断蓝桥》这个名字,便觉这一定是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它虽然是一部诞生于1940年的老电影,但这丝毫掩盖不住它几经流传,却仍旧经典不衰的影响力。
影片里面的女主玛拉有句台词:“我爱你,我从未爱过别人,以后也不会。”
其爱情之忠贞,可见一斑。
可她对男主罗伊的爱情越是忠贞,便越是能够同她后期的“不贞”形成强烈的冲突,以此造成故事的悲剧性。
该片以战争为背景,战争使人贫困,也使人沦落。但除去这些因素之外,玛拉本身的悲剧性格,也是导致这场悲剧最终发生的根本原因。
01.悲剧性格的初体现,为爱流离失所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较早探索悲剧性格,认为它是具有善良的个性、道德、品质等性格的出类拔萃人物,因犯有“过失”而遭到了不应有的厄运,悲剧对这种性格应该加以“美化”,使其合乎必然律和可然律。
玛拉是一个美丽、善良、高贵的芭蕾舞蹈演员,因为一场空袭,与罗伊在滑铁卢大桥相遇,并且一见钟情。迅速坠入爱情的俩人准备结婚,却由于战争的原因,罗伊被迫奔赴前线。
而玛拉为了给罗伊送行,连累好友基蒂一起,失去了舞蹈演员的工作。从这里开始,玛拉的悲剧性格就渐渐地开始体现了出来。
由于玛拉的任性与固执,她与基蒂没有了生活来源。当基蒂感觉到自尊在温饱面前不值一提时,玛拉依旧靠着对罗伊的期许活着,她一再让基蒂忍耐,并相信这样的生活很快就会过去。即便她们已经极近穷困潦倒,玛拉依旧不愿意,将罗伊托人花一英镑买来的鲜花卖给花店,换取一个星期的饭钱。
爱情啊,在最炙热的时候,总是能够令人跳出现实,忍受一切,并且相信一切美好的存在,以及认可磨难停留的短暂性。
只可惜,美梦易碎。后面随着罗伊母亲的到来,玛拉等待与其会面时,在报纸上看到了罗伊阵亡的噩耗,这更是令她原本窘迫的生活雪上加霜。
罗伊的战死,令玛拉彻底崩溃了。没有了物质的保障,连精神上的支撑,都被这场战争碾压得支离破碎,她失去了对生活所有的信心,从此一蹶不振。
幸运的是,好友基蒂始终对她不离不弃。都说女人之间没有真正的友谊,只有妒嫉。但基蒂不同,她总是在玛拉困难的时候施以援手。
在一开始芭蕾舞团长夫人阻挠的时候,是基蒂,替她和罗伊搭建了幸福的桥梁。当玛拉被开除时,也是基蒂,同她一起离开了芭蕾舞团,在破小的出租屋里同甘共苦。当玛拉遭受人生重大打击的时候,还是基蒂,不惜以自己的失足为代价,替她赚取看病吃药的钱。
真正的朋友,并非时时刻刻联络,而是在你幸福的时候,不嫉妒不攀比。在你遇难的时候,不嘲笑不揶揄,永远都给予你鼓励和支持。
02.悲剧性格抵达的高潮,从忠贞到“不贞”的转变
战争令玛拉遇见爱情,但也令她沉沦苦海。犹记得全片最经典的一个镜头:玛拉独自一人站在滑铁卢大桥前,此处一个画外音响起——
“小姐,今儿晚上天气不怎么样是吧?现在雾散了,天好了。去散散步,好吗?”
随着玛拉的回眸,她的眼神从空洞,到迷茫,再到嘴角那一抹邪魅的微笑,预示着她从忠贞到“不贞”的转变,令她的悲剧性格抵达了高潮。
彼时的她并不知道,她的这个“过失”将会给她带来的厄运,远远要比爱情里的生离死别,更加地残酷。
为了活下去,玛拉沦为了妓女,每日穿梭在形形色色的男人身边。她与罗伊的重逢,充满了讽刺的戏剧性。那日,她像往常一样去火车站接客,却不想在人海中,遽然捕捉到了昔日爱人的身影。罗伊,她曾经以为已经死去的挚爱,居然又回来了。
寥寥数月,却已是沧海桑田。她望着兴奋不已的罗伊朝她奔赴而来,惊讶、激动、伤感的复杂情绪顿时一起涌上心头。命运就是这么地会捉弄人,令她的爱情在她一生中最灰暗的时光里失而复得,可她却已经无力再去拥有。
当她得知罗伊依旧深爱着她,心心念念地想要迎娶她时,玛拉的心中又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焰,她觉得这是自己活下去的机会,她要跟他走,去过幸福的生活。她认为自己可以在这场爱情里取得最终的胜利,可不想最后还是输给了自己。
一个人,或许可以战胜一切,但却很难战胜自己。有的人擅长自欺欺人,而有的人却总是对自己清晰可见。当后者濒临绝望的边缘时,就会压倒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之前假装建立起来的所有的自信,都会功亏一篑。
玛拉舞蹈演员的身份,对于罗伊那样一个正统的大家族来说,是有些离格的。正如罗伊的叔叔尤里公爵所说的:
“克劳宁家族一向注重门第,对你是一个例外。”
尤里说玛拉是个例外,但她很清楚,这个例外,仅限于还没有失足之前的那个自己。当她看到,尤里向自己展示的那块代表着家族荣耀的臂章时,当她听到,尤里相信她不会使这块臂章蒙羞时。玛拉心底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被狠狠地抽掉了。
爱情是纯洁的,但婚姻却是有偏见的。
这里的偏见,指的是在传统的年代里,关于婚姻,门当户对的重要性。若非如此,那么其爱情一定会受到家族的反对。即便是到了今时今日,相对于爱情的自由度,婚姻依旧是关乎于两个家庭的事情。得到父母祝福的婚姻,不一定会过得幸福。但得不到父母祝福的婚姻,必定会走得步履艰难。
她终究是个善良的姑娘,无颜面对深爱她的罗伊,还有信任她的尤里,为了不令他的家族受辱,她独自一人去了他们初遇时的滑铁卢大桥,在那里悄无声息地结束了自己花儿一般的生命。
03.性格的迥异,造就了不一样的乱世佳人
演员费雯·丽将玛拉这个拥有悲剧性格的人物,演绎得入木三分,赋予了她真实存在的灵魂。
悲剧性格的人,表面看上去十分乐观,内里却脆弱易碎。他们大都拥有美好的品质,却因内心的挫败而在磨难里堕落。他们的内心总是在矛盾中挣扎,最终选择的,却是一条有去无回的不归路,他们太容易被现实、被自己打败。
反观费雯·丽在另一部电影《乱世佳人》里饰演的斯嘉丽,与玛拉的悲剧性格形成了鲜明对比。同样是在战争爆发的年代,她没有玛拉那样的好运气,能够遇到像罗伊一样两情相悦的爱人。她嫁过三任丈夫,可三任丈夫都不是她心里的良人。而她深爱的艾希礼,却从未爱过她。
因为战争,她先后两次成为寡妇。第一次战争爆发,她的丈夫查尔斯上前线并战死。第二次战争结束,她为了保住家园,嫁给了有钱的弗兰克。弗兰克死后,她又嫁给了一直爱慕她的富商白瑞德,并生了一个女儿。后来,她与白瑞德的感情,因她始终忘不了艾希礼而破裂。
可当她终于发现,自己真正需要的是白瑞德,并回去找他时,白瑞德却决绝离去。残酷的战争,窘迫的生活,坎坷的情感都不曾将这个坚韧的女子打败。她没有玛拉那样美好高尚的品格,她世俗、真实,无论遭受了什么,都始终记得父亲曾经跟她说过的那句话:“世界上唯有土地与明天同在。”
玛拉将所有的信念和希望都寄托于爱情,在爱情毁灭后,对生活失去了所有的希望。但斯嘉丽失去了一切,却依旧期盼着美好的明天。她坚信,一切都可以重新再来。斯人已逝,光阴何许,过了明天,又会迎来新的明天。
我在想,如果玛拉能够像斯嘉丽一样,始终对明天充满希望,放下对爱情的执念,勇敢地面对内心的伤痛,是不是就不会在黑暗里沉沦?
瑞士心理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说:性格决定命运。
不同的性格,造就不同的人生。你若坚强,生活便还你以微笑。你若勇敢,生活便赐予你勋章。你若软弱,生活便会将你击垮。你若自卑,生活便嘲你笑你。
性格很难改变,但心态却可以左右一切。
当我们在爱情或是生活里遭遇变故或是重创时,可以伤心,但是不要伤情。要勇敢地走出那片暂时笼罩我们的雾霾,而不是过久地停留,误入迷途。用我们那颗坚韧的心,去拨开层层迷雾,就会发现,代表着奇迹的彩虹,往往在历尽铅华之后。
作者简介:慕绯雪。对文字之美有着极致的追求,喜欢自由,讨厌墨守成规。执笔心间,向往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