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习惯无处不在,他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好习惯可以成就未来,坏习惯可以摧毁未来。人是靠习惯生活的,道理仅是用来指导生活。能改变人生的不是你听过的大道理,而是你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习惯。
为什么很多成功人士敢扬言,即使他们现在一败涂地,也能很快东山再起呢?也许就是因为习惯的力量:他们所具备的良好习惯锻 造了他们的性格,而就是这种性格,他们一定会成功。
养成好习惯,创造你想要的人生!习惯始于点滴,长于循环重复。习惯就是一种潜意识,给习惯下个定义就是让人在不需要显意识帮助的情况下,快速执行一连串复杂过程的方式。我们常说熟能生巧,习惯成自然。经反复的实践形成思维定势,对相应的刺激便可不假思索地直接反应。当显意识制定一个好的计划与学习方案,潜意识开始是不配合的,只有坚持不断重复的做,然后形成习惯,形成潜意识所固有的模式,那么你再去做就会轻而易举。我们需要把它们变成自发的意识,或者说潜意识,这样,就可以把我们的自我意识解放出来,关注其他。习惯渐成自然,在新一轮的回合中,这些新的行动又渐渐变成了自然的习惯,继而成为潜意识,这样,我们的心智可以再度从这一细节中解放出来,进一步投入到其他的行动中。因为大脑有弹性可重塑,所以就会越来越擅长你一直重复做的事情,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从习惯到个性,从行为模式到心智模式,从情绪问题到心理疾病,神经可塑性都可以是正向的,也可以是负向的。
很多人一直在习惯养成的路上,但一直都没成功。想要早起,结果任凭闹钟怎么响,就是不起来;想要坚持阅读,结果却沉迷于游戏无法自拔;想要坚持运动,结果往沙发上一躺,就什么都忘了;或者是三分钟热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的你将永远养不成习惯。其实再困难的事,一旦养成习惯就容易了,所谓习惯成自然。不管当初看多难多不容易或多不想做的事,只要习惯了,不但会顺其自然,甚至可以达到无需刻意即可水到渠成的地步。
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没有谁一开始就拥有超人的能力,也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获得成功,成功的秘诀在于生活的点滴,在于平时养成的习惯。习惯是培养出来的,不是天生的。当你改变自己的习惯时,你改变的是你自己;当你没有培养自己一个好习惯时,你就是在培养一个坏习惯。俗话说,“学坏三天,学好三年”,如果要养成好习惯,我们首先要约束自己,直到将良好的做事方法变成一种习惯。
成功往往是因为习惯的成功,人的挣扎往往也是同习惯的挣扎。当一种习惯形成后,要改变它,将是很困难的。改变旧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旧的习惯总是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不少人往往是一方面想逃脱,另一方面又害怕承受痛苦,结果把自己弄得既矛盾又挣扎,折腾了一大圈,又回到了起点。所以生活中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好习惯,千万把坏习惯不当回事。有时一个小的坏习惯可能毁掉你的人生,同样好的习惯也会跟随你一生。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记者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这样的答案实在是太出人的意料了。记者又好奇地问:“那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学者微笑地说:“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出自《汉书·贾谊传》)小时候养成的好习惯就像上天赋予你的本性一样,这些习惯就会如影随形。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衡量教育是不是成功,就看有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习惯,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铁娘子”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人物。她曾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有时事务太忙,我也可能感到吃不消,但是生活的秘诀实际上在于把90%的生活变成习惯,这样你就可以习惯成自然,做起事来,也就没那么吃力了”。
改变是痛苦的,但是不改变却会葬送自己的一生。所以,痛苦一时,但会安享一世,我们必须改变。有这样一个笑话:有个小伙子学习理发。为了练习好剃刀的基本功,在不能直接在客人头上练的情况下,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冬瓜上练习刀功。虽然进步很快,但是却留下了一个毛病,每次“剃”完后他习惯性地将剃刀插在冬瓜上。练好刀功后他开始上岗了,一次正在为一个客人剃头,忽然师傅在外面叫他过去帮忙。小伙子一着急,把客人的脑袋当成了冬瓜,手起刀落,只听“哇”的一声惨叫,他竟然把剃刀插在了客人的光头上,还好脑袋比冬瓜硬多了。一个小小的习惯或者习惯性的动作差点闹出了人命。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一种好习惯可以成就人的一生,一种坏习惯也可以葬送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