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次全新的体验,这次我感到重要的不是我的想象力,而是我的良心,突然间,我一贯用来逃避现实的摄像机直面现实,在拍摄中我哭了,我每天都流下了热泪。
——史蒂芬•斯皮尔伯格
影片《》通过对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的回顾,让人们重温噩梦。影片以悲观阴郁的基调和富于强烈戏剧张力的惊诧元素,透过主人公辛德勒的眼睛,重回二战时波兰的克拉科夫,带领人们经历这个城市从繁荣到废墟的一切,同时在那个没有人性的年代中努力寻找人性的微茫,最终揭示了一个主题——人类的良知在任何恶劣的境况中都不会完全地泯灭。
作为一个存在于现实的传奇人物,导演并没有为了塑造一个二战中绝对的英雄形象,而刻意的美化辛德勒。而是以一种客观的角度,去展开对其形象的刻画。开始时,辛德勒衣品不凡,胸前的纳粹党章闪闪发光,身材魁梧,举止大方,风流倜傥。在聚会上,他巧言令色,和各位军官套近乎,拉关系,意图是和他们建立起亲密的友谊,为自己的生意谋求保护伞。他深得多位女性的芳心,身边总是环绕着各色女人,床上也是。他用犹太金主的钱开设工厂,聘用伊扎克.史丹当会计,为他打理工厂一切事物。为了省钱,他才雇佣犹太人,而不是为了救他们。然后他花大量的钱,去贿赂和讨好各位高管。在给妻子的对话中,他这样说:"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以前总是经商失败了,原来我缺少了一个时机,一个重要因素"。妻子问:"是幸运吗"?他答到:"是战争。没错,他认为战争是他盈利的重要因素,仿佛战争情况越激烈,他就越有钱。可见开始时他就是典型的资本家形象,靠发战争财来鬼混的阴险狡诈,心机颇深的商人形象。
在影片的结尾,当收到幸存的犹太人送给他的金戒指,上面刻有文字:拯救一个人,就是拯救一个世界,辛德勒瞬间情绪坍塌,一直以来以为自己已经做的很好的正义胜利感也败给了无力和沮丧,他指着自己的车,表示那能和歌德军官换10个人,又指向自己的胸针,表示那能换2个人,甚至更多。他泪流满面,抱怨自己的不够努力,没能赚更多的钱,以至于他能拯救的犹太人才区区1100多人。那一幕,让人动容。在倾家荡产并且就要踏上流亡之路前,辛德勒先生终于彻底展示他伟大的一面,他对于所有无辜的人类都有着宏大的爱。真正伟大的人从来不以自己的功绩而自傲,却还在检讨自己的不足引为罪孽。事实上,正如戒指上的箴言,辛德勒先生正是那段最黑暗岁月里的那道最亮的光。他的爱与付出,让蒙受重创的犹太民族有了复兴的基础,这份名单代表着至善,这份名单就是生命,而名单的外围是一片可怕的深渊。
本片不仅对人物的刻画精准巧妙,对于色彩的运用也独具特色。电影《辛德勒的名单》是以灰白色、暗淡的背景为基调,形成一种苍凉、严肃没有生气、没有活力的时代气息,与影片所表现的内容和那种所营造的恐怖、灰暗的氛围形成完美的搭配和融合。虽然影片的全篇色彩以灰白和暗淡的冷色为主,但是影片中出现的明朗的暖色却并不显得突兀和不符。在屠杀前那个身着红色裙子的小女孩令人印象深刻,那全片灰暗 背景下的一抹红色让人感到生命的美好和灵动,虽然小女孩当时逃走,但是最终的成堆尸骨中,身穿红裙子的小女孩格外显眼。这个情节的出现其意思不言而喻,红色代表的生机,最终被黑暗所吞噬,正如当时社会的现状一样。 它所呈现的视觉上的震撼的同时也在心理上给人冲击,她并不显眼,那不是耀眼的红,即使红,也红的深沉。但是,那暗淡无光的红色却让整个画面被阳光罩住一般,让人们的内心生腾出暖意。她象征无辜而脆弱的生命,象征战胜邪恶的勇气与力量。它承载的实在太多,对历史的控诉,对民族的忠诚,对命运的挣扎,对生命的向往,还有很多无法言喻的情感。这是在艺术表现上其他艺术手段所达不到的效果。这位红衣女孩是象征意义的效果陪衬。辛德勒每一次注视她,就更加坚定自己拯救犹太人的心。
这一抹红,也让人看到斯皮尔伯格,作为一位导演,他艺术的造诣:作为一名犹太人,他对犹太民族发自内心的热爱:作为一个人,对人道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