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期儿童的情绪发展由最初的开心、难过、生气简单的情绪,到后来复杂情绪的出现比如嫉妒、内疚、骄傲、尴尬、害羞等等。
一、情绪理解
认知发展与情绪理解:学前期,儿童会触及情绪及情绪的原因、结果和行为迹象,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他们的理解会变得更加准确和复杂。4、5岁他们能够判断出情绪诱发的原因“他很高兴,因为他荡得很高”“他很难过,因为他想念他的妈妈”。然而学前儿童的解释倾向于强调外部因素,而不是内部因素。4岁以后当儿童认识到愿望和信念都会激发行为,一旦这些理解是正确的儿童对内部因素如何引发情绪反应的认识便增强了。
学前儿童会根据对方情感预测接下来可能会做什么,他们会想到方法减轻他人消极情绪比如拥抱。总的来说,在解释、预测和改变情绪方面是非常惊人的。
社会经验和情绪理解:父母对情绪标识越多,并且在与儿童的交谈中对此进行解释,儿童在谈话中使用的“情绪词”就越多。比如提示—“是什么让他害怕”,解释—“他伤心是因为他害怕”
那些经常认可自己孩子情绪的反应,并明确地教授孩子更多情绪,这些父母的孩子后来能更好的判断他人的情绪。在孩子2岁半有了冲突的时候,如果妈妈对情绪进行解释、协商、并达到和解,那么孩子在3岁时候,在情绪理解和使用类似策略来解决不同意见时候会做的更好。亲子之间的这些对话,让孩子之间的沟通的时候,他们会模仿成熟的交流技巧,同时思考情绪的原因和结果。另外,那些建立了安全依恋关系的3到5岁儿童能够更好地理解情绪,这或许是因为安全依恋与丰富的亲子情感交流有关。
如果父母在解决兄弟姐妹之间的冲突,或者夫妻之间的冲突的时候,使用推理、协商的方法,学前儿童也能够对他们身边的人的情感更加敏感。他们会更多地谈到他人的情绪观点,比如“我不和你分享,你会不开心”,而且儿童更少出现打架行为。
这些结果表明,情绪知识对儿童与其他人的交往有很大的帮助。在3到5岁时,情绪知识的积累促进了孩子友善、体贴的行为发生,以及在伤害他人之后更愿意和解。在与同伴交流的时候谈到情绪越多的儿童,就越受同伴的欢迎。儿童似乎认识到理解他人的情绪和解释自己的情绪会提升相互关系的质量。
二、情绪自我调控
语言会促进学前儿童的情绪自我调控,或者说控制情绪表达的能力。到3到4岁,儿童已经能用语言讲述很多把他们情绪唤起调整到一个更适合水平的策略了。例如限制感觉输入,蒙住眼睛或者耳朵来组织一个可怕的场景或者声音,跟自己讲话“妈妈很快就会回来”,或者改变目标在被团队排挤的时候说“我一点也不想玩这个游戏”,来躲避一些消极的情绪。
儿童对这些策略使用越熟练,意味着越少的情绪爆发。
气质会影响情绪自我调控的发展。那些经历消极情绪的儿童很难控制他们的情感,也很难把注意力从那些烦恼事件上转移开。这些儿童对他人的悲伤往往做出愤怒的反应,他们与老师和同伴关系很差,也很难遵守课堂秩序。
如果儿童要避免社会问题,就必须发展有效道歉情绪调控策略。通过观察父母调整情绪,儿童学会了调控自己的情绪的策略。当成人很少表达积极情绪,并且在控制愤怒情绪方面就持续出现问题,这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适应。
成人与儿童的对话也会促进情绪的自我控制。那些在儿童遇到困难时,通过向儿童描述要期待什么,以及很好处置儿童焦虑的父母,会为儿童提供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学前期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加上未充分掌握外表与真实之间的区别,造成儿童早期普遍的恐惧情绪。应对建议如下。
三、自我意识情绪
当儿童做错事情的时候,他们会出现自我承认错误的行为比如说“我错了,我把碗打碎了”。随着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他们变得对表扬、责备或者类似的反馈变得越来越敏感,结果就是,他们会经历体验更多的自我意识情绪——涉及伤害或者提升自我的情感。到3岁时,自我意识情绪与自我评价有着非常明显的相关。然而,由于学前儿童对优秀和行为的标准仍然在发展,所以他们还要依靠成人的信息来了解什么时候会体验什么意识情绪(也就是说学前儿童的意识情绪和成人的评价息息相关)。那些经常对儿童的价值和他们的表现给出反馈的父母(“你这样的行为不对”,“我觉得你是个好孩子”),他们会经历强烈的自我意识情绪,在失败后会感到更羞愧,成功后会感到更骄傲。相反那些主要关注儿童如何更好的操作提高成绩的父母(“你可以这样做;你那样做更好”),他们的孩子感觉到羞愧和骄傲的水平降低到中等水平,也是更加适应环境的水平。
儿童早期开始,强烈的羞愧感与他的自我不满意的情感(“我很笨”)、不适应(退缩、抑郁、攻击)有关。相反,内疚对促进良好的适应行为有关,这可能是内疚能够帮助儿童抵制有伤害性的冲动。当儿童做错事情之后内疚促进他们弥补自己带来的伤害,并且表现出适宜的行为。
四、移情和同情
另一种情绪能力——移情。在儿童早期变得越来越普遍。他是促进亲社会行为,或者利他行为(不期望得到回报的对他人有益的行为)的重要动力。比如6岁孩子对找不到宾馆的妈妈说“妈妈不要难过,我们能找到宾馆的”
但是移情,或者说体验他人的情感并不一定能够引起所有儿童的友善和帮助行为。有些儿童会把他人的忧伤转化成自己的痛苦,为了减轻这种感觉,儿童会关注自己的 焦虑而不是那个需要帮助的人。这样一来移情不能转化为同情——对另一个人的困境表示关心或者感到悲伤。
移情究竟是引起个人的痛苦、自我关注反应,还是会引起同情、亲社会行为,主要与儿童气质相关。社交能力强、果断和擅长调控情绪的儿童,在别人伤心痛苦时候更多地提供帮助。相反,情绪调控能力差的儿童较少地表现出同情关注和亲社会行为,当他们面对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时,这些儿童面部和生理都体会到苦恼——皱眉、咬嘴唇、心率加快、大脑后半球(掌管消极情绪)EEG脑电波的急剧加快,这说明他们受困于自己的情绪。
影响情绪发展的另外一个方面,教养方式也会影响移情和同情。如果父母是温暖的,经常鼓励儿童,并且对孩子比较敏感,表现出同情的反应,他们的孩子在他人遇到烦恼的时候也可能做出关心的反应。父母除了可以示范同情行为,还可以教儿童友善的重要性,在儿童表现出不适宜情绪时候给予干预——这种策略与高水平的同情反应有关。
相反愤怒、惩罚性的教养方式会阻碍早期移情的发展。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对一个存在体罚的托儿所进行了观察。与没有收到体罚的儿童相比,收到体罚的儿童在同伴不开心的时候,很少表现关心。相反他们会做出恐惧、愤怒或者身体攻击反应。儿童的反应与他们父母的反应类似,他们的父母对他人的遭遇也不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