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寻觅当地独特的风味小吃。遗憾的是,在全国各地的美食街上,能看到的绝大多数都是同质化的东西:一块臭豆腐炸遍大江南北,烤肉串从新疆飞到海南,只要好吃的东西,都会被迅速地copy到全国各地。而油茶,这个重庆的传统早餐,这个被重庆人称为“儿时记忆”的食物,这个我在其他地方密集的小吃摊位上从来未曾见过的,甚至未曾听过的风味给我们的重庆之行带来了难忘的惊喜。
这份惊喜不仅仅来自于发现了一种从未尝试过的美食,更是来自于那种美食的难以忘怀的美味。
第一次品尝油茶是在鹅岭二厂的大王油茶。一直以为大王油茶是一种食物的名称,后来才知道,油茶才是。而大王是油茶的一个品牌。
大王油茶餐厅位于二厂的入口处。其实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入口 - 一个厂门或者树立的大标牌之类的东西。那里有公交车在二厂的下客站,有一个小小的顺着道路的边缘凹进去的广场,而向前再走一点,就进入了二厂厂房的包围之中。
大王油茶店不大,店里总共就几张餐桌,在店外的露天里还有几张 - 都已经坐满了人。进门左手的墙上挂着菜单牌子,牌子下是一张收银台,跟一般的小吃店有着一样的布置。墙面的涂料已经发出陈旧的光泽,有些地方开始破损和剥落,但总体而言还是比一般的小吃店要干净和明亮一些。
菜单牌子上列了许多的品种,光油茶就有好几种。一般来说,经典或者原味是我们首次品尝某种食物的首选。所以,没有意外地,我们选了经典油茶套餐。
一个木托盘上放着四个碗碟。
最大的青瓷敞口碗中是米糊。米糊是用大米和糯米炒干后磨成粉熬制而成,其中大米和糯米的配比是关键:据说大米太多的话就挂不起糊,而糯米太多则会难以搅拌均匀从而影响口感。但也有人说可以只用大米,只有喜欢粘稠的时候可以加一些糯米。雪白的米糊上堆着碧绿的葱花和香菜碎,炸的金黄的豌豆点缀在绿色之中,隐约还有几粒榨菜丁在糊面上沉浮。一小勺夹杂着花生碎的暗红色油辣子映得米糊越发地白皙。
两只小的青瓷碗。一只盛的是醪糟桂花汤圆 - 好吃但很常见;另一只里面是金黄色的油炸撒子。油炸撒子是油茶不可缺少的组成。香、酥、脆的撒子是一碗美味油茶的另一个关键所在。据说,撒子可以买现成的,也可以自己用面条来炸制。几乎所有的油茶店都说自己的撒子是自己炸的。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炸的就会更好,但大王油茶的撒子看上去确实是用面条炸的。
最后一个是青瓷的罐子,里面竖着四条蛋卷。我不清楚别人的感觉,反正我是觉得在套餐里,这个蛋卷是最没有意思的搭配了。
油茶的吃法很简单:把撒子倒入米糊中,拌匀后趁着撒子还未变软吃。米糊的清香混合着撒子的油香,浓郁的米糊挂满了酥脆的撒子在口中产生两种截然相反却又相辅相成的口感。在江南,把新出锅的油条浸满香浓的豆浆后也有类似的口感,但相比之下油茶更加极端,更加粗暴。油辣子的香辣也是油茶必不可少的味道。不能想象如果没有这份香辣,嘴里的油茶会是什么样的滋味。而小葱、香菜、榨菜丁和油炸的豌豆起到的是锦上添花的作用 - 让那油茶的滋味更美味一些。
在重庆的最后一个早晨,再次怀念油茶的美味。可是在X点评上查找了半天,解放碑邻近地区只找到了一家油茶店。
“为什么油茶店那么少?难道重庆人不喜欢吃油茶了?”我拿着手机问倪儿,明知道她不会有任何答案。
在X点评上找到的那家店门口,我们相视无语:店面尚在,只是已经不卖油茶了。
无奈,重新回到网络时代以前的岁月。在那个年代,出门在外遇到困难时,最常用的一句打趣的话就是:“鼻子下的那个玩意不仅仅是用来吃饭的。”网络时代,这个方法依然管用。店员指着最近的一个美食广场说,里面就有卖油茶的。
我们终于买到了油茶 - 一碗鸡丝油茶,也就是在传统的油茶中加入了鸡丝。然而,我却没有找到两天前在大王油茶的那种惊艳的感觉。这碗油茶好像变成了一碗稀粥,一碗加了很多东西的粥。这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感觉,倪儿也是如此:“怎么这个油茶就没有上次的味道了呢?”
目前大王油茶在重庆只有两家店:磁器口店和二厂店。毋庸置疑,重庆还是有其他的油茶店,肯定也会有好吃的油茶,而我不可能一一品尝。在我的记忆里,大王油茶已经成了重庆油茶的代名词。而我有机会再去重庆,也一定会再去尝一次大王油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