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衣服有点土啊。”“连这都不知道,你也太土了吧。”不知从何时起“土”字带上了贬义。似乎一提到“土”脑海中就会浮现裹着花头巾穿着暗红色印花衣服的乡村大妈,套着洗的发黄的背心,操着一口让人摸不到头脑的田间的大爷。
可从前不是如此。在那没有四通八达的马路的时候,在我们的根还深深地扎在泥土中的时候,土是被人们珍视的。我们用各种各样的节日和祭祀表达对土地的感恩。“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中国》中费孝通先生如是说。在农耕文明中度过了几千年的中国人即使远在西伯利亚还是“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种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对土地的利用是我们这个民族 特有的执着,也是这种执着使得民族拥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人们执着于土地整日劳作,放弃了采集打猎,放慢了脚步,将根扎进了泥土。日复一日在同一块熟悉的土地耕作,日子过得安稳平静。安稳,熟悉渐渐成了乡土的特性。在这样的环境里一切都是慢的,都是固定的。所以我们形成了熟人社会,“人治”是我们的特色,权威在我们这里不容质疑。也难怪人们对“土”的鄙夷——土气所代表的固定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很可能成为发展的绊脚石。
现代社会是理性的,讲求原理规则,而一切似乎都不会改变的乡土感性占了上风:“一个老农看见蚂蚁搬家了,会忙着去田里开沟,他熟悉蚂蚁搬家的意义。”而什么是熟悉呢?“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乡土中国是建立在感性上,以自己为中心我们感知这个世界,也因此“私”成了土气的重要组成和中国人最大的毛病。以己为中心我们形成了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像石子落入水中泛起的水波。孔子说“本立而道生”,孟子说“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而后国治天下平”,看似为公却更好的解释了“私”。对国来说家为私可对身来说家为公。所以费孝通先生说:“在差序格局里,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站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也可以是公的。”
感性的中国人常常为了自家的公损害社群的公这是乡土中国最大弊病之一,也是我们要走出土气的原因之一。乡土另一大特色便是人情,在现代社会人情亦不在少数。离开了土地,我们依然摆脱不掉土地的烙印。有多少人在休息时只想窝在家中,以缓解人情带来的疲惫。可人情也有温暖的一面:夏日夜晚邻里间的闲聊,春节时家族的团聚,朋友有难时伸出的援手······这些却在发展中消失。我们希望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所以情感被放到一边,同时我们贪恋人情带来的种种便利,于是没有温情包裹的人情让人身心俱疲。
在快节奏中人情被扭曲,或许我们该重回乡村将双脚踏踏实实扎进泥土,扔掉那些冷冰冰的条条框框,感受来自泥土的温情。“私”不一定是自私,“私”更强调以自我为中心感性的认识世界。高度发达的艺术、高深莫测的中医都是从这感性的沃土中孕育出的。高速发展的社会将我们从泥土中拔出,我们的感觉变得迟钝却没有完全适应西方的理性思考。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在乡土社会中欲望经历了文化的陶冶可以作为行为的指导,结果是印和于生存的条件。”我们靠着欲望过活,可满足欲望在变动的社会中无法“印和于生存”,此时我们求助于理性——用“已知道的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去改善生活。在全书的最后费孝通先生这样说道:“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生命劳动和乡土结合在一起,就不怕时间的冲洗了。”
用泥土的温情裹挟着理性,保留中国的乡土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