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来直听了太多两亲家的矛盾,也不明白为什么明明应该亲如一家的两家人却不能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但是心里也是想还是要避免生活在一起引起的不快。为了避免同在屋檐下的尴尬,女婿的爸爸妈妈一来,我就准备回家,因为正好是中秋节,女儿女婿都不让我回家,我不想让孩子们为难,就留下了。
相对来说我的亲家两口子还算是比较好相处的,他们到的第三天,我们三个就愉快的分了工,女儿怀孕胃口不好,做饭由我负责,女婿的爸爸负责接送女儿上下班和饭后清洗工作,女婿妈妈负责收拾屋子。说实话,他们来了后,我轻松了很多,家务活基本都是女婿的爸爸完成的,他基本没怎么闲着,始终在忙着,女婿的妈妈是个有福气的女人。
两个孩子希望我们出去玩一趟,我们商量去泸沽湖,孩子们给我们订好了往返的机票和客栈,但是事不凑巧,在出发的前两天往返航班都取消了,疫情也一天天严重,我们也就只好都窝在家里。
我家是南方人,他们是北方人,首先我做的饭菜他们吃不惯,亲家母不吃葱蒜,任何加了葱蒜的菜都不吃(但是我看在外面吃饭,除了凉拌菜不吃,其它的菜她都吃的蛮好的),没吃两天他们开始买面条自己做面条吃,他们做的饭菜我也吃不惯。这些都是次要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让双方都很尴尬,我想我在不习惯的同时他们应该也是感同身受的,所以他们也不舒服。半个月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别别扭扭的过着,大家都在迁就着,客气着,毕竟都没有本质上的矛盾,都是为了孩子们更好,女儿也说,其实公公婆婆非常好,就是生活在一起,生活习惯和生活理念的不同,让大家都觉得别扭。
比如:亲家的习惯是每天晚上都要烧好开水,水壶也要接满凉水,第二天接着喝,而我的习惯是第二天早晨把暖瓶剩余的水倒了重新烧开水,水壶也是随烧随接。买菜我喜欢吃多少买多少,他们一买就很多,豆腐一买就三块,吃不完放冰箱,我习惯早晨起来打开电视,看第一时间,他们却说上午从不开电视……其实这些都是小问题,但是却影响着彼此的生活和习惯。
真的,只要有可能,两个亲家还是不要同时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别扭了自己,麻烦了对方,久而久之矛盾自然而然的就来了,偶尔相见,彼此客客气气的,还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