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三年级第一次学写信,是写给了在北京打工的父亲。
那时长途电话很贵,所以有时用信件交流,也因为父亲是一个爱文字的人吧。一封信,从北京到家里,经历了一周之久。每次父亲的来信中,都会有三张纸,两张给母亲,一张给我。待弟弟长大点后,就再多一张。记得父亲给弟弟的信纸上字很少,但细心地加上了拼音。
也许是从那时起,我在心里埋下了爱文字的种子。
也因为我一直是个内向的孩子。小学老师给的学期评语都是希望该生以后在课堂积极举手发言。这时,文字仿佛是我的另一张嘴,落笔即言,帮我脱离尴尬的境地。文字也能让慌乱的内心平静下来,默默为你梳理心里的声音,缓缓道来。
不知从何时起,手写的信逐渐被电话代替,被各种聊天软件代替,时至今日,写信的人寥寥无几。
而我,自从成为两个小公主的母亲,也很难有一段安静的时光交给笔和信纸。不过,每逢先生生日,还是会腾出一段时间,给他写一封手写的信,回忆也好,寄语也罢,也算没有完全荒废这份热爱。
我把所有收到的信保存在抽屉里,偶尔也会拿出来回味。发现手写的信,比起聊天时的随意和啰嗦,可能少了一点细节,却又多了一些想象的空间。读着信,想着对面的人儿,是在什么样的时光里,喝水或是喝茶,用了多久的时间,专门来写这封信?透过字体,又想到它们的面庞,与笔下的字相映生辉。想想都觉得可爱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