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迄今为止,以追求现代性思想艺术价值为最高目标的中国新诗已经走过百年历程。本文结合各个历史时段的重要诗人与诗歌群体的审美风格与创作特色的精要阐释与到位分析,对百年中国新诗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准确、客观、富有学理性的宏观描述与艺术概括,为读者展开了一幅百年新诗的壮阔艺术画卷,在为我们充分展示百年新诗总体风貌与非凡成就的同时,也为百年新诗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合理有益的建议与思考。
【关键词】百年新诗 光荣 梦想 本土经验 世界眼光
被视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诗坛上“新月派”主将的徐志摩,则明显缺乏郭沫若诗的开阔视野与精神气度。徐志摩诗作取材比较狭窄陈旧,大体不脱旧式文人风花雪月的范围,但他仍获得了艺术上的极大成功,其主要奥秘在于:徐志摩擅长于以清新、典雅的现代口语入诗,同时采用句式大体整齐的“新格律”体,创造出流畅、悦耳的音乐美感效果(如《再别康桥》)。
徐志摩诗中的意象通常单纯、明朗而又含蓄丰厚,造成回味悠长的艺术境界(如《云游》)。徐志摩的浪漫气质表现在他敢于将他的真实灵魂放飞于诗的天空,并呈现出飘逸、空灵、华美的艺术风格。徐志摩的成功为发展期的中国新诗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在作品风格的雄浑以及时代精神的充分张扬方面,20世纪30年代崛起于诗坛的艾青与郭沫若有较大的相似性。然而相形之下,艾青的精神视野显得比郭沫若更为开阔与深沉,艾青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将目光投向整个民族的苦难生存现实,倾听民族要求解放的心音,充当时代与民族的代言人。
艾青的浪漫精神集中体现在他对自由、光明境界的热烈追求上,因而创造了众多歌唱“太阳”的出色诗篇。艾青的诗多以质朴、清新的口语入诗,句式参差不齐,节奏自然,具有洒脱奔放的散文美。
艾青创造了真正的自由体新诗,他的处女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开创了一代诗风。他对象征主义诗艺的娴熟运用,有力地保证了作品的审美品质(如《黎明的通知》)。
艾青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创作中融合政治学、社会学、诗学所取得的艺术成功,为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谭五昌,江西永新人。2004年获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现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主任,兼任贵州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多所高校客座教授。迄今已出版《21世纪诗歌排行榜》《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海子诗歌精品》《20世纪中国新诗中的死亡想象》《诗意的放逐与重建——论第三代诗歌》《在北师大课堂讲诗》(五卷本)等诗歌类编著与学术专著30余种。
长按赞赏码,感谢您的鼓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