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是谁?上高中时,数学竞赛得过奖,对数学有些迷。推广0.618的优选法时,知道了华罗庚——中国著名的数学家;读工学院时,学习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知道了科学家钱伟长,那时他已从事社会活动了。一个工科生,不知道钱穆,应算正常。真是在买到手《四书五经》,读起《论语》后,才知道有这样一位“国学大师”。却已于1990年在台北辞世。
小学没学《论语》,倒是断章取义的批判过孔丘;退休前五年,有时间读论语,感到相识恨晚。于是研究《论语》的人物都开始上线:1960年钱穆《论语新解》;1976年南怀瑾《论语别裁》;2006年傅佩荣《解读论语》;于丹《论语心得》;2015年王蒙《天下归仁:王蒙说<论语>》。
作为中国现代史学家,一代儒宗的钱穆,在教授小学《论语》课时,就仿效《马氏文通》体例,写成《论语文解》,并在1918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生平正式出版第一部著作。在中学任教期间,又完成了《论语要略》等著作。1960年,钱穆到美国耶鲁大学讲学,在哈佛东方学研究院做学术讲演,并完成了《论语新解》,成为最受读者欢迎,20世纪最优秀的《论语》注释本之一。
知道了钱穆又怎样?仅从论语的角度认识钱穆,当然会“失之毫厘,谬之千里”。钱穆先生学识渊博,著作等身。有介绍:他的著作一本又一本出版,多达80余种,凡1400余万字。他的《先秦史》、《先秦诸子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在港台地区、在大陆,一次又一次再版印刷。他在1940年出版的《国史大纲》,是20世纪中国深具影响力的一部通史著作,影响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
而我根本就没有读过他的书。只是退休闲下来,通过手机读到他孙女钱婉约写的:钱穆与联大为何没能“走到最后”。了解到在抗战胜利之后,钱穆没有随校复员回归北平,而是结束了他在北京大学任教的履历,走了一条淡出和疏离学术重镇的道路。读出性情中人的他!还看到了一篇钱穆《谈诗》的文章,在钱穆看来,读诗不是为了成为诗人或文学家,而是学会欣赏,通过欣赏接触到更高级的人生,获得一生中无穷的安慰。戳到了我的心坎。
读书是一种认识,现场访古应是另一种认识。趁着在无锡的机会,我去鸿声镇的“钱穆、钱伟长故居”,探访“国学大师”出生的地方,寻觅他坎坷人生和奋斗历程,考究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人物,溯源吴文化的深厚底蕴。
网上攻略:中间换乘一次,公交车共坐11站就到。然而不顺,换乘那路车是一小时一趟,问起操着吴侬语的老人,他们也不知故居在何处。大热天里误了一个车次,到站还有一千多米,亏得一位工厂小老板开车送我,拐个直角弯才看到故居。位于鸿山街道“怀海义庄”旁原钱氏家族旧址,有照片显示,也很陈旧。上世纪曾因两次大火成废墟,仅保留20平米的旧址。今按照钱氏鼎盛时期建筑规模重现昔日旧貌,占地约5400平米。整体建筑青砖黛瓦、楼台水榭,具有江南水乡风味,而故居门前有条叫“啸傲泾”的小河,曾经伴随着钱氏家族儿女的成长,潺潺流淌至今。
游览提示有:第一进“七叶衍祥”,第二进“鸿议堂”,第三进“素书堂”,第四进纪念馆之顺序。我却借着人少,在故居内反复辗转。
卧室兼书房里,带有蚊帐的木床似乎等小钱穆睡眠,书桌的墨迹还在。书架上没有钱穆“自从知道读书,就爱上的《史记》”,却是现代的《无锡鸿声钱氏六院士》和《钱伟长校长》等书。而东面墙上,四块匾上刻有钱氏家训,分个人篇、家庭篇、社会篇、国家篇;而在“怀海堂”下,这四篇从右往左顺序镌刻在一块大匾上。似与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件事相对应,但内容更具体而接地气。
据介绍:《钱氏家训》是一篇无价的宝典,是钱家先祖后唐时期吴越国王钱镠留给子孙的精神遗产。而家训是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这成为钱氏后人的行为准则,所以才成就了家族群星璀璨。个人篇有“读经传则根柢深,看史鉴则议论伟”的训语,钱穆就是做到了典范。其治学出入于经师子集四部,为传统国学的通儒之学。毕生的著述、讲学之宗旨,刻刻不离对国家前途与民族文化之关怀。
在“私塾”的长凳上我坐了一会,体会着钱家的学习氛围。狭长的南北向屋,最南墙上是孔子的画像,两边是对联:能自得师澂慧业,与人为善爱名贤。所有的光从东边的门亮子照到长桌上,照到西墙上的孔子、老子、墨子、庄子的画像上。钱穆在素书堂呱呱坠地,钱氏家族自明初到清末都办私塾供钱家子弟上学。钱穆7岁时就在此私塾读书,与同族兄弟在这里描红开笔。据后人介绍说,钱穆每日可学生字七八十个,记忆过人,聪明过人。钱穆11岁父亲早亡,家道中落,哥哥钱挚15岁到苏锡两地商店任职,母亲一有空就自己纺纱织布,补贴家用,供孩子上学。所以钱穆特别知道发愤读书,同族兄弟读《四书》时他已通《五经》。到1908年钱伟长之父办了又新小学,私塾才结束使命。
钱穆10岁接受新式小学教育,13岁入常州府中学读书。他的知识功底、博闻强记,赢得了同窗刘半农、瞿秋白的好评。他的作文水平之高,博得任课老师吕思勉先生的表扬。18岁起为乡村小学教师。1930年起,历任多所知名大学教授。
游览简介中没有介绍“守愚亭”,而走到跟前看引导牌,感觉应该与我考究的为什么有关系。细看,这就是南方常见的四角亭子。“守愚”词意深奥,源自钱氏家训;“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亭虽狭小,望之悠然自得,感之心旷神怡。亭子东角,怪石后边一束芭蕉叶伸了出来;南侧,一珠树已枝繁叶茂,绿荫蔽日。亭子的木制窗旁,不少钱穆书法的制品:圣人之心如明镜止水,物来不乱,物去不留。有对联“劲草不为风偃去,孤桐何意凤飞来。”亭子栏杆下,翠绿的树叶托出那么多小绿果,惹人注目。
这些景致各呈风采,但更引人遐思的是介绍的文字:“守愚亭”也叫“思过亭”,凡族内子孙违反家规,必须在此面壁思过,严重者罚跪受训。钱家的“怀海义庄”有没有像大观园贾宝玉那样的主,不得而知。而五百年前的慈善机构,孕育一门六院士的奇迹,就是在濒临泰伯渎支流啸傲泾,取名“放生官河”边产生。
记得撒贝宁主持的节目《开讲啦》,曾邀请了钱易院士,她说:“不要叫我院士,请叫我老师。因为做老师是我真正喜欢的事情。”是的,钱穆是由小学而教中学,由中学而教大学,成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的教授。他的侄子钱伟长于1946年5月回国,应聘为清华大学机械系教授,兼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钱易是钱穆之女,现在是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教授。文章开始已提到的钱婉约是钱穆孙女,她继承钱老先生衣钵,选择了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现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他们是“学而不厌”的学者,又是“诲人不倦”的传承者。他们牢记“兴学育才则国盛”的家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贡献力量。真是一门六院士,半门皆教师。
钱穆先生在台北,也住“素书楼”30多年,讲学,著述,隐居谈道。他在楼中挂了一幅对联:“水到渠成看道力,崖枯木落见天心”,这对联两句,是从明末清初的“江南大儒”陆世仪诗中取来的。这不是写的“结果”“总结”,是一种信心,一种很坚强的自信心。我在参观的故居中也看到签名钱穆的这副对联,通过眼观、心想,就这样知道了钱穆是谁;对他有了初步的认识;也进一步知道:在人杰地灵的吴文化大地上,为什么会产生钱穆这样的“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
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详细的参观故居,并获得一点感悟!看来还要创造机会,我会“乐而忘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