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呢,给大家讲一下跳槽,最近我周围的朋友好多都打算跳槽,不管是公司原因还是个人原因。有的朋友已经拼杀在了面试的路上,有的朋友却还在犹豫,作为一个实习岗位就是人事的我来说,对于跳槽,想和大家敞开心扉的聊一聊。
如今的职场,早已不像过去讲究“稳定”了,年轻人不再选择“在一棵树上吊死”,大家不是在跳槽,就是在准备跳槽,毕竟跳槽才是升职加薪最快的方式。
跳槽的原因也大相径庭,不外如是:薪资待遇低;职场没有上升空间;老板不重视;领导能力有限,限制个人成长;工作环境不和谐,和同事有矛盾;跟风离职;因为一点个人原因冲动离职······
更有甚者,前两年火起来并被人纷纷效仿的离职原因“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公司画的饼太大,我消化不了”、“食堂的饭太难吃了,我实在待不下去了”。我一个HR朋友遇到的最奇葩的离职原因是,员工说“我们公司HR太丑了,我要找个HR漂亮的公司”,求我这位朋友的心理阴影面积。
一言以蔽之,离职的原因五花八门,甚至还有点让人想笑。

最近一个准备离职的好朋友跟我说:“公司同事关系太不好了,每个同事之间都感觉带着面具,每个人之间都很陌生,在这样的环境工作让他压抑,同事之间极少沟通造成他们之间小矛盾,他每天都工作在低压环境,感觉都快得抑郁症了”
你真以为换了工作,就会更好吗?
在北京、深圳、上海这样一些充满朝气、美好的城市,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方式,越来越多人开始强调个性、自我,找工作前提都是我喜欢,不喜欢的工作几乎是0忍耐,说换就换。虽说大家顺从内心、追求个性是社会进步,但是过分的追从内心就是任性。

最近听一个朋友说这次换工作已经是他今年第三次了,每次都做不久就因为各种原因离职了,不仅离职还转行,现在迷茫的不知道该找什么工作,每天抓耳挠腮、东奔西跑面试。
首先,换工作我是认同的,我觉得如果跳槽带来的加薪幅度,超过你在原单位沉淀下来技能增长的价值,我建议你换工作。可如果你的实力和专业能力还配不上你的野心,也配不上更好的生活,那你不妨沉下心来好好做事。
我遇到很多朋友找工作,要求非常高,待遇要好,福利要好,环境要好,工作轻松,离家的距离要合适,餐厅饭要好吃之类,唯独没想过自己是否配得上这样的生活。

高晓松曾说过一句话:“面对人生的选择,你只需要把所有不想要的先排除掉,想要的东西可能就会浮出水面,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根独木桥。”工作也没有完全符合心意的,只有明确了现阶段的工作目标和人生目标,把那些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排到后边,重要的东西才能浮出水面,你的人生才会一步步走得更好。
什么时候换工作最好?
首先,你要考虑的是你想换工作的原因是什么?是一时冲动还是深思熟虑?再好的工作也有厌烦的时候,遇到一点问题、挫折、诱惑就想换工作,那以后你的职场应该处处都是问题,因为你遇到问题就逃避,不解决的问题,你跳槽之后还是会遇到,难道以后遇到问题都要一直逃避吗?也不是办法,对吧。
所以遇到想跳槽的时候,给自己一周的时间去冷静的思考一下或者找朋友聊聊,如果一周后还是决定毅然决然的辞职,那就遵从内心,避免冲动离职带到的后遗症。
其次,你跳槽的话对新工作有什么期望和规划吗?如果你准备跳槽的时候目标还是很模糊的,这是十分危险的。目标不明确,那么行为就没有导向,很容易在选择下家的时候出现急着找工作而出现选择失误的情况,这样对你长期的职业规划和生活都会造成影响。
最后,你对投入新工作做好了充分准备了吗?包括知识准备(专业知识的储备)、心理准备(挑战新工作、适应新环境的准备)、经济准备(裸辞的话需要一定的经济储备做支撑)、身体准备(加班、熬夜的准备)。
如果这些你都准备好了,这个时候换工作就是最好的时机。

拿到offer真的只是开始
很多人经常有种错觉,觉得职场进入门槛是最难的,进去了就都好说了,以前有段时间确实是这样的,但是现在情况开始变得恶略。
听说一些知名企业抢人才开始走极端策略,就是为了跟竞争对手抢合适的人才,广撒offer,基本上以差不多条件来者不拒的架势抢人,待遇看上去也都不错,如果顺利转正的话。
但实际上进入这些巨头后你才知道,试用期后就是残酷的淘汰,筛掉一半算正常的,更狠的也不奇怪。你拿到了一个心仪企业的offer,可能只意味着,人家觉得,可以试试你的斤两,他们觉得你值得一试,他们会给你一点时间,几次机会,但仅限于此,你可以偶尔犯错,但不要指望会像校园那样,总能蒙混过关。
最后我想说,职场路很长,但是每一步都很重要,跳槽需要谨慎,有目的的跳槽才能让你走出一条阳关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