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7年2月19日,周日,阴历正月二十三,天气晴。
今儿看的《心理访谈》是 2016-12-04 《“家”在何处·妈妈,还我哥哥》,是母女间的相爱相杀,双方都既痛苦又委屈。
妈妈青年丧夫,自己带两岁半的儿子、七个月的女儿艰难度日,连丈夫入殓的钱都是借的。有时接连几个月都吃不到一顿饱饭。感到生活对自己如此不公,万分委屈的妈妈脾气暴躁,儿子的“不听话”为妈妈的情绪找到了宣泄口,于是有了对儿子诸多打骂,终于在又一次吊打后15岁的儿子离家出走。女儿认为哥哥出走,导致最终盗窃入狱皆是因为妈妈虐待哥哥,都是妈妈的错,对妈妈充满漠视和仇恨。小女孩紧紧抱着自己起名“爱你”的布娃娃,脸上挂着隔离的微笑,看着让人十分的揪心。要受过多少委屈,才能让一个花季少女在任何情绪下都挂起一张似笑非笑的笑脸来保护自己?哪怕手里的布娃娃抓紧到扭曲,脸上依然淡淡地笑着。静静地听妈妈诉说,微笑回答“我没有感觉到妈妈对我们的爱呀。” 采访时小姑娘蹲在地上抱紧自己,落寞地说“我和哥哥就像垃圾一样,妈妈从来没关心过我们,难得回来一次不是打就是骂。” 真是闻者伤心见者落泪。
在传统的母亲心里,家里须得有个男人才算有了依靠,丈夫离开后,儿子便成了精神支柱。满心盼着儿子长大成人,作为自己的依靠,所以有了对儿子诸多要求,对儿子淘气的严重暴躁焦虑,管教儿子几乎称得上是“虐打”。言语间也不时流露出“要是没生你们多好,还不如当初掐死你们”。面对妈妈对哥哥“虐待”和对自己兄妹二人的漠不关心及言语伤害,女儿也是针锋相对“我们现在也不大,你现在掐死也不晚”。终于在地震后母女分居,女儿宁愿住进安置房都不与母亲同住了。到后来母亲为了供兄妹二人读书而改嫁,再生下两个弟弟后与继父带两个弟弟去打工,将兄妹二人留在亲戚家,女儿觉得自己兄妹二人是多余的,不被妈妈关心的。是妈妈造成了哥哥如今锒铛入狱的现状。
现场演绎妈妈生活的诸多艰辛是,女儿虽然脸上还是挂着淡淡的笑,手里的布娃娃却抓得死紧,感叹“没有想过妈妈这么难。” 女儿冰封已久的心出现了一丝裂缝,专家看到了扭转现状的希望。母亲看到女儿的哭诉也是触动很大,原来孩子心中有这么多的委屈和不得已,原来在打骂下孩子没有感受到自己的爱。通过采访录像和现场演示,两人都开始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对方。
母亲和女儿都绝得既没有得到爱。女儿需要理解,妈妈也需要理解。妈妈将孩子作为出气筒来宣泄自己的无助恐慌与长期积怨,当积怨没有合适发泄渠道时,剩下就只有两种途径:要么伤害自己,要么伤害别人。女儿的发泄是与妈妈关系远离,这样即使得不到妈妈的关爱,也能告诉自己是因为不住在一起吧。要知道,暴力不仅是肉体的殴打,语言暴力的伤害也不容小觑。希望两人在专家的帮助下把恨倒掉,才能植入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