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思想会告诉你,你的成功和幸福,与其他任何人无关,所有的一切都取决于你自己。
一、我们的烦恼源自哪里?
你的人生,你可以自己做选择!
首先,你的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你自己选择的。
你的选择与其他任何人无关,与过去发生的经历也无关,这是阿德勒与佛洛依德最根本的区别:目的论 vs 原因论。比如,一个男孩有社交恐惧症,见到陌生人就脸红不自在。佛洛依德会用过去的经历,尤其是童年时期的心理创伤来解释现在的不幸。而阿德勒会认为“脸红”是这个男孩的“武器”,用于逃避被人拒绝的打击和自我否定。因此,社交恐惧症是这个男孩自己的选择。
现在的你之所以不幸,正是因为你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那么,什么是一切烦恼和不良情绪的源头呢?阿德勒从自卑感推导到自卑情结,并给出了清晰的答案:人际关系。
“自卑感”是人不断追求卓越的一个动力源。但很多人因为自卑变得消极,这就叫做“自卑情结”。 为什么有人会选择自卑情结来做自己的保护伞呢?因为他们都“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
人际关系是一切烦恼和不良情绪的源头。
决定我们目前状况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我们生活中大量的烦恼,其实不是那个事情本身带来的烦恼,而是我们对这个事情的应对带来了大量的烦恼。
阿德勒心理学也是“勇气”心理学,你需要主动赋予过去经历意义的勇气,你需要主动选择改变的勇气,你也需要拥有在各种人际关系中被讨厌的勇气。
二、如何找到自由、幸福的状态
第一,在行为层面,做到课题分离。
所谓课题分离,就是把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区分开来。如何划分课题?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由谁来承担,就是谁的课题。
人际关系造成的烦恼,其实都源于对别人课题的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干涉。比如,针对孩子不爱学习这个问题,你首先要考虑的,不是“怎么才能让孩子学习”,而应该是:孩子学不学习,是谁的课题。学习这件事,是孩子自己的课题。你可能不同意,让孩子学习应该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啊,怎么会是妄加干涉别人的课题呢?阿德勒不是推崇放任主义,而是让父母要随时准备好给孩子提供充分的支持,但在还在没有向你求助时,不要指手画脚。你要把帮助孩子成才的课题,和孩子对自己学习的课题区分开来,这也是建立孩子内部自尊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
第二,在心理层面,做到不追求他人的认可。
对别人认可的追求,扼杀了你的自由。如果一味寻求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最终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真正的自由,就是能够有勇气被别人讨厌。这不意味着我们追求被人讨厌,而是按照自己方式生活的表现。
“不想被人讨厌”是我的事情,至于“你是否讨厌我”,和我无关,那是你的课题。
最后,本书还阐述了阿德勒如何看待价值感和幸福的。低级别的幸福,来自于人际关系中的比较。而高级别的幸福,来自于对于共同体的贡献感,这种贡献感不需要他人的回报,与他人无关。
你有没有发现,阿德勒所倡导的这一套思想是高度逻辑自洽的。确切地说,你的行为、你的思想,都应该在你自己身上形成闭环。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相当于自身岁数一半的时间”才能“打通自身的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