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热火朝天的讨论着周末的“团建活动”的细节:查路线,查宾馆,查美食,查教育基地,查顺道的景点等等。原本定的租车出行,亦有人提议自驾,反正司机挺多,女司机也是可以稍微替换一下的。又不忘说起关于女司机的各种笑话和段子。一片热闹和欢声笑语的画面,多美好。
原本应该电话或当面咨询租车、保险、住宿等等事宜的,负责联络的R用微信不疾不徐的问着旅行社各种报价,Z另辟途径联系其他人,Y也在想办法询问,都在用自己的人脉寻找最合适的出行方案。齐心合力得以完美展现。多年前的我对此熟门熟路的,现在却是什么都融不进去的模样,仿佛局外人一般,看他人的表演。
内心渴望合群偏偏行动上无法真正融入的我,感觉自己是个怪人。不能做点什么,就默然不语,假装看手机,随意地在某个QQ群或者微信群里聊两句,却不知和坐在一起的他们说点什么。
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就是说的现在的情形吗?即使知道,自己不会去,还是跟着插科打诨说点话,不时喝杯茶缓解一下尴尬,并想象着一起出行的热闹,时不时还会回忆起自己“领队”出去的那些时光。
曾经,我是最能应对外出种种情形的。我能略懂各地一丁点方言,不管到哪里,与人沟通几乎无障碍。软糯的江浙语太难懂,我能从对方不流利的普通话中听到关键词;遇上外国人,我蹩脚的口语能勉强打个招呼;对方口音太隆重,依然可以愉快地完成购买小礼物环节……曾经路遇一个3岁小女孩,一路不惧陌生人的我,向我求抱,与我拍照。想来那个小女孩也是差不多参加高考的年龄,只是终归只是陌生人,飘散在人群中,再无音讯。
曾经,40多人一起登山,结果只有连同我在内的六七人上了山顶,在山顶上的雪还未融化的三月。香雾缭绕的山顶,征服自己的喜悦感比汗水多无数倍。收获别人“看着那么瘦,爬山倒挺快”的赞美和羡慕的虚荣心,似乎还没有散去。
我却踉踉跄跄跌进了生活的漩涡。这不是此刻该有的思想。即使只是想想,也不该破坏现在快乐的时光。还好,他们还在马不停蹄地联络、寻找、商量、决定着什么,并没人在意谁的天马星空。
最终,团建活动不了了之。这起起落落的开头和结束,只是过程一场。没有人埋怨,没有人长吁短叹,没有人知道我心里经历了这么多。得知这次不能成行后,我竟有小小的龌蹉心理:也许下一次,有机会,我也可以和大家一起,一起在路上,吃饭喝茶说说闲话,假装自己还是多年前的那个热情开朗乐观无所畏惧的年轻人,无需想太多,就会有许多莫名的快乐。
总有一天,会在路上。
愿在路上,都不孤单。
即使孤单,也要有倔强的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