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可以说是人一生都绕不开的重要课题。有的人花了一辈子都不会和他人很好的沟通。而其实,沟通,是有方法,有技巧可以学习的。
走进《非暴力沟通》一书纯属偶然,如阮胤华老师《译序》中所说:“刚看到这本书时只是定义为‘一本提高语言修养的书’,可开始读后,却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每个人都会从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也会从中找到成长的力量,因为非暴力沟通提醒我倾听内心不同的声音,以及它们所反映的需要——这促进了自我理解和内心的和谐”。而且书里的很多章节可以独立成篇,比如,如果你或身边的人遇到相关、相似的境遇,就可以从独立的章节中找到缓解的力量,使内心恢复宁静,因为“爱能使心灵的创伤痊愈”!
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人性是相通的——虽然每个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或许不同,但作为人却有着共同的感受和需要。这样,在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运用非暴力沟通,我们将能专注于彼此的感受和需要,从而促进倾听、理解以及由衷的互助!
非暴力沟通是卢森堡博士1963年提出的一种沟通方式,又称爱的语言、长颈鹿语言等,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非暴力沟通的关键是爱——当我们褪去隐蔽的精神暴力,爱将自然流露。
非暴力沟通四要素:观察、感受、需求、请求。在表达的时候要诚实地表达自己,而不批评或指责,尝试使用这样的句式:“当我(看、听、想到)……,我感到——,因为我需要/看重……,你是否愿意……”在倾听的时候,关注地倾听对方,而不解读为批评或指责,尝试使用这样的句式“当你(看、听、想到)……,你感到——吗?因为你需要/看重……,所以,你希望……”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我们说出的话反映了我们的思想和观念,定义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
非暴力沟通技术说起来不难,难得的是如何去感悟与提升爱的能力,进而表达观察、感受的技巧等。
核心——回到本源,相信爱,真诚爱自己和他人
“非暴力沟通是思想和语言的结合,同时也是一种有意识地使用力量的方法,用于服务某个特定的目标。这一目标就是要与他人、与自己建立有品质的连接,让慈悲的给予能够发生。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实践——所有的行为都只是为了唯一的目的,就是为自己和他人的幸福作出贡献。”
因此,实践非暴力沟通的核心——回到本源,相信爱,真诚爱自己和他人。爱是美好的情感,而且每个人内心的需求。爱别人首先要爱自己,爱别人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为了爱而爱。“超级演说家”第三季崔万志《爱是什么》演讲的最后几句催人深省:“爱是什么,忍得多了,懂得就少了,痛苦就多了。爱是什么,懂得多了,忍得就少了,快乐就多了。爱是什么,爱不是忍让,而是懂得。”是的,爱是懂得,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在生活中,我们不是没有情绪,只是我们觉察到了自己的情绪,也懂得别人也有情绪,也需要得到尊重,爱与关注。因为有爱,有话好好说。
前提:关注自己的语言,觉察它的能量,让它成为爱的传递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让自己的语言传递爱,而非传递暴力的前提是觉察。生活中很多冲突都是人被情绪冲昏了头,说话不经大脑,直接表达的结果,那时候只顾表达自己的情绪,但是没有具体表达自己的感受,也让对方感受到被攻击。那天六年级的心理课上前,在调整桌椅的时候,一个男生随口就说出了一句伤害后桌女生的话,说完还浑然不知,等女生真诚表达自己听了之后很难受的感觉,男生才有所觉察,立马又推卸我不是故意的,就是随口一说。随口一说伤人还没觉察,这是多么难受的事情啊——语言的伤害会有多痛,而你却看不到!有些时候,有人还自诩自己的所谓“心直口快”,是“刀子嘴豆腐心”,没有意识到 “话刀伤人”。
同是“超级演说家”第三季的王蒙在经历了几次话刀伤人的惨痛经历后终于反思:“那一刻我终于承认是我自己的性格差到了极点,我没有必要再拿我的这个刀子嘴当成一个理由去伤害人,凭什么人人都是豆腐心,为什么我就非得拿我这张刀子嘴伤害别人呢。”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所以要不时停下来关注自己的语言,觉察它的能量,让它成为爱的传递,而非伤害。
相信爱,好好爱自己和他人,关注反思自己的语言,让爱的语言传递温情,是我理解的“非暴力沟通”之道,至于如何表达观察、感受、需求和请求,那就是技的问题了,需要不断地去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