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寻觅一个合适的笔名,有时甚至绞尽脑汁,但终究不能造出满意的一个。这些年作为伪文青,时时胆战心惊,虽然牵强附会的发表了几个豆腐块,无人问津也属正常。
毕竟才气高不过庸常,加之懒惰的本性,至于当初的所谓理想,失败是可想而知的。偏偏又是不死心,想着既然来到世上,终归要好好干成一件事,但这件事究竟是不是写作又 不得知。
之所以如此执拗的追寻于一个新的名字,恐怕是因为打心眼对自身平乏的厌弃,对生活的不满,于是奋力想着脱离,原生的胎记。
我的父亲是一个老好人,身边人都这么说,我却无缘无故的不想成为像父亲那样沉默寡言又息事宁人的模样,在我童年阶段,就表现出了迫切想表达自己的欲求,但现实跟我开玩笑,偏偏叫我养成了懦弱又腼腆的性格,恐惧社交,在陌生人面前,总是紧张不已,加之孩提时代因为别人取笑外表所造成的心理创伤,生活中总是自卑到难以自拔的地步。
于是我开始借助文字表达自己,那些情绪滴落纸上,变成一行行酸涩隐晦的诗句。每每写下了心中的块垒,才稍稍感觉到些许快意。仿佛找到了仅有的出路,远方忽然闪现出一小撮微弱的光芒,引诱着我。
我却误以为,可以通过写作,改变命运,让它成为我存在的一种证明。这些年跌跌撞撞,终究是毫无结果。
我痴迷于那些文学大师的大手笔,那些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常常撞击着我粗陋的灵魂,梦想着有一天也能像他们一样出书立说。
而如今匆匆滑入30岁的窠臼,有种心灰意懒的绝望,曾经读到村上春树的一篇文章,说他33岁开始写小说,开始跑步戒烟,感佩于他的坚持和勇气,反观自己,着实汗颜。
一定有许多的人,怀着跟我一样的梦想,给自己取一个崭新的名字,以再生的姿态,跃跃欲试,想要大干一场。
海明威激励我们,不要放弃,“人生来不是要被打败的”,而江南多变的天气告诫我们,明天有雨,须带好雨伞。
没有鞋的孩子,只能光着脚丫子奔跑,倘若因为惧怕疼痛或受伤,那仅有的机会也将丢失。
思特里克兰德中年放弃自己体面的工作,和家庭,跑到巴黎,追逐绘画梦,虽然他穷困潦倒,但却活的自由自在,最后捉住了悬挂在天空中的月亮。
假如我也有这样的勇气,必定远比找到一个切实可靠的笔名要实在的多。
在不同的地点醒来,无拘无束的生活,不被衣食口腹之欲所牵绊,要创造这样一个理想国,应当懂得忍受讥讽与嘲弄,承受的起内心的折磨。
想要活在世人中间,又想要孤独另辟蹊径,实在不明智。
理想之路的钥匙在哪里?当你坚守了一天又一天,还是没有摸清门道,若还能说服自己继续坚持,最后跌倒在野外,只要不后悔,便也算得当了吧。
理想无法为合理的报偿服务,想要获得快乐,就要卸下金子。
变成赤子,单纯做一件事,埋头向前去,尚待历练与自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