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最美环卫女孩”的字眼在各大新闻广告中频繁出现:十二岁花季少女为生病的母亲做环卫工作的事被宣传得沸沸扬扬。
与此同时,周围的人纷纷也在为此事点赞。但我感到不解,作为一个拥有良知的人,为一个生病的父母工作几天难道是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举动吗?难道不是天经地义吗?为何如此大张旗鼓呢?
你的内心此刻也许在说:是呀,这是正常的事情呀!可是这怎么解释呢?首先,对于这个女孩的行为我们是加以肯定的,但对于媒体和网友的夸大其词不禁让人感到有一点过甚。这已经不再是个人问题了,这或许是整个社会的病态。
柴静在写一个得了抑郁症的朋友时说过这样一句话:“不是我们有病,是这个时代有病。”这个现实社会中,利益、财富、地位无时无刻都在纠缠着人,有的人选择堕落,被它们牵着鼻子走;有的人选择抗拒,而抗拒的人一部分就有了抑郁症。正因为人是高等动物,才会有这些市侩牵绊,越聪明越自私,自私的人组成的社会会是充满温情的吗?因为缺少,才需要追寻,这过程中往往就会捉风捕影,小的东西拿来放大,放在大家眼中,让大家一眼就看到——我们的社会是富有真情的社会。
可是大家都是明白的。社会何等的“纵横交错,盘枝错节”,何等容易迷失自我。会使人羡慕的总是别人拥有而自己缺少的。举个小例子,如今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儿女可以安分读书,家务不让做,闲事不让管,社会实践不让去,好像这样才可以考上好的大学,找到好的工作,得到好的生活,然后再把这条鞭子抽在下一代人身上。“文化的功能之一是让英雄失去理想蜕作庸人”,因为名利地位,人们把许多事情归类为“浪费时间”,失去勇气,不敢冒险,最后,碌碌无为。而当某些涉世未深的小儿“不畏虎”,去做了,我们心中开始羡慕他们的勇气,不分大小地去称赞他们,只因为自己没做到,或者,没有勇气去做。
放眼望去,这个社会是否也因为缺少什么而在羡慕,或者说在期待什么,才会使得其把眼前普通的沙子包裹成心中的“大岩石”。但是欲盖弥彰。谁都知道这“大岩石”并不是真材实料,就像我们的社会没有这么多的真情存在。但是缺失是可以填补的。人在羡慕别人的同时,也应该了解到这是自己所缺少的,应该去追寻,去填补。当社会也在追寻它所缺少的东西,不是固执地去拉扯,变形,那,我们的社会会回到“人间处处有真情”;这,也是社会的觉悟之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