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心理咨询的时候,关于恋爱时间,我发现了一个比较奇特的现象,那就是很多人的恋爱时间出现了错位。
心理现象一:高中期被压抑、阻挠的懵懂初恋
处于高中年龄段的孩子,心理上正处于非常关键的塑形期,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让TA们开始萌生出对爱情的朦胧感,这个时候人的感情很纯粹,就是单纯的仰慕和爱恋。
可这个时候由于要高考,会被老师和家长告知:必须好好学习,一心一意的读书考试,不可以有杂念,有杂念会影响未来。
这个时候的恋情被称为“早恋”,是不被老师和家长认可的。
所以就常有孩子非常惶恐的问我:“喜欢一个人,但是害怕会影响学习,有罪恶感,该怎么办?”
心理现象二:大学时以体验为主要目的的爱情
处于大学年龄段的孩子,心理塑形期基本上已经过了,大学开放式的学习和生活让从“高中”的牢笼中解脱出来的TA们大多选择放飞自我。
这个时候家长不会再明着反对TA们谈恋爱,但TA们谈恋爱时却极少有高中时那种懵懂朦胧的心跳感了。很多人这个时候已经有现实感了,明白毕业以后诸如工作安排、未来规划等不可控的因素很多,所以很多人是奔着体验爱情的目的去的,就当为以后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演练一番,这就是为什么毕业就分手的爱情数不过来的原因。
所以就常有准备毕业或刚毕业的孩子非常困惑的问我:“毕业了就分手舍不得怎么办?异地恋要不要继续?”
心理现象三:二十几岁时奔着婚姻去的功利、着急的爱情
从进入社会到婚前这段时间,以前极力反对孩子谈恋爱的父母、三姑六婆好像突然间着急起来,急吼吼的催婚、催生娃,甚至开始各种互相介绍、安排相亲,巴不得自己的孩子马上婚配,最好马上抱个娃,那样人生就圆满了。
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很多人也开始着急,生怕自己变成剩男剩女成为三姑六婆眼中的异类而被人嘲笑,也就急吼吼的找了个还算喜欢、看着顺眼的人结伴走入了婚宴的殿堂。
这个年龄段的人们来找我,最常问的问题是:“感觉TA不是那么爱我那么在意我,怎么办?要不要继续?能不能结婚?”,或是:“怎么和爱人相处,婆媳关系不好怎么办?”
心理现象四:步入中年后理想与现实剧烈冲突的爱情
差不多35岁以后,心理基本成熟了,经过婚姻的磨练,在时间的洗礼下,很多人这个时候才清楚自己真正喜欢的爱人是什么样的,希望与什么样的人共度一生。
但这个时候,爱人已经有了,孩子也有了,婚姻中的责任和担当会让人们顾虑重重,大部分人也就只能这样了,不然还能怎么样呢?
这个年龄段的人们来找我,最常问的问题是:“婚后爱上不该爱的人怎么办?”、“出轨了怎么办?”、“被出轨了怎么办?”、“要不要离婚?”、“要怎么挽回?”等等。
当然,列举出以上四种现象,并不代表所有人的经历都这样,只是列出我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遇到的各个年龄段出现的一些共性心理现象。
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情况,我们会发现很多人的经历都很相似:在情感在萌芽期还没发芽就被掐掉了,在情感发展期态度又不够端正,在应该沉下心来花时间好好相处、互相了解的时候又火急火燎的结婚了,只有在婚姻中双方才会正儿八经的开始相处磨合。
很多人拥有的情感体验都是不“顺”、不完整的,不顺是因为从情感萌芽开始就一直被各种力量打断,不完整是因为极少有人能完整的体验从情感萌芽到爱情修成正果的经历。
可以这样说,我国的国情是:很多人是在婚姻中才真正实现了个人成长。
然而一旦到了婚姻的围城之中,哪怕你真正成长了,明白了自己心头所需,这个时候再去追求,代价太大了,极少有人付得起。
我们静下来想想:倘若婚前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去了解自己的情感所需,去成长自己,婚姻中的不甘和遗憾会不会大为减少呢?
至少选择是在自己深思熟虑之后心甘情愿做出的,与人无尤,不是吗?
我是明月,每天坚持做原创,可爱勤劳的心理咨询师一枚,既然有缘相遇,关注我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