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学习的枯燥阶段
人们不管是学习一门知识,或者学习一门技艺,或者学习一门功夫,都要经历的一个必然过程,就是枯燥阶段,只有经历了枯燥阶段才会有进步。怎么去经历和克服这个枯燥呢?下面我见过从认识枯燥,对治枯燥以及转化枯燥这个方面三个方面来说明这个问题。
第一,认识枯燥。一定要勇敢的去经历枯燥阶段,不能回避。古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也有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其实所有的高功夫都要经历一个艰苦的练习过程,就是人们常说的巧方法笨功夫,尤其是一个聪明人,如果肯下笨功夫,那么它的技艺功夫水平一定是非常高的。从学习心理所的角度来说,从一个低水平的舒适区书学习经历提高到另一个高水平的舒适区,必然要经历一个非舒适区(非舒适区就是枯燥的过程),对人们常常有难度,就是度过非舒适区。但你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任何一门新的功夫的掌握,新的知识的掌握,都必须要经历一个非舒适区,也就是枯燥区,要勇敢去面对,要体会枯燥,享受枯燥,只有经历了枯燥才会获得技术的掌握,获得新的掌握的知识技能的自在,所以一定要认识到这痛苦的提高过程不能回避也不能逃避,凡是逃避枯燥偷懒取巧,都不会取得成功,这是我们首先要坚定的认识信任的,认识枯燥。
第二,对治枯燥。经历枯燥的方法就是回到当下,体验当下,回味当下,品味当下,经历当下,澄清当下。面对枯燥怎么办呢?这实际上就是讲到一个人的烦心也就是一个人所谓的修行的高低,实际上重点是在于他面对枯燥的事情的耐受度,专注度和耐受力。这里面有一个方法,就是以苦为乐,专注当下,从枯燥中找到乐趣,这也许就是人和人的区别的重点之一,有些所谓天赋高的人,他们就乐于吃苦,乐于把枯燥的事情当做很甜蜜的事情来干,而且他们在体味枯燥的事情的过程中很专注的享受,所以我们要重点要训练这种方法,方法之一就是:回到当下,体味当下,品味当下。王阳明在《传习录》有一句话就是:要勿玩勿助,干任何事情都不要忘记我的目的是什么,但是也不要揠苗助长,去用外力去资助他。这个过程一定要勇敢去面对。还有就是香港著名演员说到一个健身方法,就是前面15分钟要坚持,个人的健身前面15分钟肯定很痛苦,但是一旦过了15分钟上了路,自己就可能很快乐。
第三,转化枯燥。要坚持循序渐进的过程,要逐渐养成习惯。这里面要用到以前学过的《微习惯》的原理,一定要逐渐逐渐循序渐进,通过7天,21天来自于百日,乃至于365天一年要天天坚持,每日功课要不断,这个过程中可用微习惯的原理,起初阶段不一定要把自己的量做得很大,开始的阶段重在坚持,人的惯性会有反复波动,自己一定有了一定的经验,坚持到一定的时候,慢慢慢慢在自己的思维潜意识里面就会种下这个种子念头,形成习惯,然后再逐渐逐渐对质量对数量进行要求,那么就会固化这个习惯,就转化疗枯燥。
枯燥是人生成功的拦路虎,也是垫脚石,如果我面对枯燥的能力比人家强,面对枯燥的方法比人家多,面对枯燥的转化的时间比人家短,那么我就比人家有进步,所以我一定要学会面对枯燥心理,枯燥把枯燥转化为自己的一种特殊的能力转化为自己比较快,进步更大,进步更高的一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