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雪花推出999两瓶(一盒)的高端啤酒“醴”,引发网友热议。做为伪资深啤酒爱好者,对这款酒多少是有些兴趣的。
但考虑到其性价比和干瘪的钱袋,自己掏腰包来喝总觉得不值。
多数网友认为这属于智商税,瓶子就要495,低度酒不保值等观点。根据上市以后某猫和某东不足百的销售数据,也能看出大众接受度很低。
也有网友认为国外矿泉水都能卖几十、几百,为啥国产啤酒就不能卖高价。
别的不说,我还是认为“夏天就要吨吨吨”。相比白酒红酒,啤酒是带有一种独特平民气息的世界性饮料。
其清冽甘苦的的口感、丰富的泡沫、浓郁的香气以及可以杯杯见底的豪饮属性,都能让人轻松愉悦。
更因为其明显的价格优势,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撸串当红头牌、大排档小王子、酒吧快乐水或家庭日常消暑圣品。
6000多年前,苏美尔人发明了最初的啤酒,后来波斯、古希腊、古埃及人也渐渐开始酿造和饮用这种让人快乐的饮料。甚至有埃及人将啤酒作为货币来支付劳工修建金字塔酬劳的记载。
而啤酒的繁荣兴盛还得从中世纪的欧洲说起。
中世纪的欧洲社会转型、城市发展,但卫生习惯落后、到处污水横流,黑死病更是席卷了绝大多数欧洲国家三百多年。
而欧洲人并没有喝开水的习惯。这导致了水源变得不再安全,也成了黑死病传播的重要媒介之一。
那么经过发酵、蒸馏、过滤而成,且具备一定营养与能量的啤酒,就成了当时最安全的饮料。以至于后世的T恤衫上都会印有“红酒里有文化、啤酒里有自由,水里️细菌”的字样。
德国、比利时、捷克等众多欧洲国家都有独特的啤酒文化与传统。更衍生了多种酿造工艺与流派。
这其中当然也有各国撕逼和装逼的产物,其中下层发酵法的“拉格”最适合工业量产。所演化出来的品种最多,而用玉米、大米的提取糖代替大麦,成本也自然降到最低。我们市面上能见到的啤酒90%以上都是“工业拉格”。
在欧洲超市啤酒多数时候比瓶装水要便宜,在德国,常见的进口“教士”“保拉纳”等品牌大概在5毛多到7毛多欧元每瓶。色泽、泡沫、口感相当给力。
至于高端啤酒,零星的也有一些。32度英国手工啤酒“战术企鹅”2000一瓶;41度的“击沉俾斯麦”五百多;67.5度的“蛇毒”也在五百上下。另外像树屋、3泉、修道院12等也都在百元以上。
我们经常能见到的罗斯福10、世涛这些几十块的,在我来说已经属于偶尔尝尝,尚且不敢拿来当口粮的高端啤酒了。
至于500一瓶的雪花,做为世界产量最高啤酒生产商,人家还真不指望这个赚钱。只是高端啤酒的噱头和引发热议所带来的关注度,就早已值回票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