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华杉讲透孟子》,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
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
公孙丑就问:“假如夫子您能成为齐国的卿相,得志行道,建功立业,小则称霸天下,大则成就王道。如果有这机会,您会不会动心呢?”
孟子说:“不,我四十岁之后,就不动心了。”
这段对话让我想起了王阳明和他弟子的对话,弟子问王阳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王阳明回答道:“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的此心不动;如果非要说有技巧,那此心不动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无几,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孔子说他四十而不惑,孟子说他四十而不动心。不惑,是脑子里明白;不动心,是情绪上平静。遇到不平之事,往往你脑子里都明白,但心里却不能平静,这就是“不疑惑易,不动心难”。
王阳明在第一次科举考试落第时说:“我不以不得第为耻,我以不得第而动心为耻。”没考上不要紧,下回再来,但如果因为没考上而郁闷,影响心情,那就是修养不够。
拿做交易来说,最近的行情,大部分人知道是熊市,但为什么每天还有那么多人都在交易呢?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心动了,想要逆势赚钱的动机才导致自己亏损的。
我们的心经常处于“妄动”状态,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当我们被这些念头所控制时,我们就会处于程度不同的失控状态。这时我们看到的世界,就是被我们的心念加工过的,被我们的成见扭曲过的,而偏离了真实。所以不可避免地犯一些低级错误,甚至滑向深渊。
这种念头的流动,王阳明用明镜照物进行了比喻:“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圣人的心就像明镜,清清明明,任何事物来了都可以照见,等它们去了也不留下任何痕迹。庄子也曾说过一样的话:“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
很多人努力修炼自己的谋略或技巧,目的是为了解别人、掌握别人并利用别人。看起来这是非常有价值的,但当这样做时,却忽略了最重要的自己。如果自己心中充满种种妄念,那么无论我们掌握多少谋略或技巧,在使用这些东西时都会事倍功半。因为心妄动,人就妄动,事自然也妄动。所以将焦点集中在自己身上,监视自己,是最有价值的事情。佛不渡人,唯人自渡,大约就是这种境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