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失败,很多人都会说想到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就是成功的反面,等等,在我之前的认知系统里,解释失败就是一种状态,失败就是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或者更惨一点,就是连自己的本钱都输掉了。当然我也知道失败是宝贵的经验,吴晓波的《大败局》中就是主要记录一些企业的失败的经历和经验。在害怕失败的同时,我也是认可失败的,但是我的认知仅限到此了。妈妈只能把我的智商送到这里了。
今天看了吴伯凡老师写的专栏“迭代是一个挣认知的过程”,深有感触,感觉自己的操作系统又进行了一次更新,在我打开电脑记录这一切的时候,我的电脑异常的慢,电脑今天又在进行系统更新,我突然联想到了我今天要做的事情,记录这次认知升级过程。今天我也要升级一下自己的大脑操作系统。
首先伯凡老师定义了迭代。有两种定义,一种是学术化的定义:以最小的代价、非致命的失败迅速地、持续地改善你的产品。一种是生活上的定义:早失败、快失败、常失败、在失败中快速改进。伯凡老师的对于迭代在生活上的定义给我很大触动,都是关于失败的,突然让我对失败有了新的定义,我们很多人害怕失败,所以就经常梦想的自己成功的样子,梦想多了我们就更怕失败了,我们逐渐的把自己通过想象包装成一个“完美主义者”。因为太崇拜自己的想象了所以害怕失败。其实我们为什么要梦想成功呢,根本的目的是我们要迭代升级。无论你的结果是资金上的收益还是个人能力的提高,这些都是结果,我们在达到目标的过程就是迭代的过程。只有认知迭代升级了,才能水到渠成。可是我们害怕失败,殊不知早失败,常失败,快失败,才能减少我们犯更大错误的成本,用最小的代价来试错,不断在迭代中改进,这才是逐步逼近预期目标的正确过程。我们经常会有很多目标,可是总是被拖延症啊,懒散啊,各种干扰因素给消耗着。我也经常做白日梦,梦什么你们可以根据我的品行自己脑补。想的太多但是却没有具体的快速的行动。我有个小弟,今年大三一直在纠结要考研呢还是找工作,我在那个时候也纠结过,可是我年事已高已经忘记自己是怎么纠结的了,通过他我仿佛看到了以前的自己,别看他才大三他已经想象力非常丰富了,他想象到自己考研的过程,想象到考上研究生的样子,想象到研究生毕业时候的样子,想象到不去考研去干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样子,情节内容具体,简直就像真的经历过一样,就这样他一直纠结着,我到底是该考研呢,还是该去社会大学去历练。一直纠结着,一直在想象,其实很多人都跟他一样,我们的大脑太喜欢思考了,思考和想象的过程,笨笨的大脑会真以为梦想成真了,而这一切只是幻象而已。再回到之前的主题,失败是什么,失败是真实的你,失败是迭代的过程,失败是一个积极的反馈,虽然我没有做过产品,伯凡老师再文中说:“我们在做产品的时候,不要等到这个东西已经自以为做完美了才拿向市场。丑媳妇怕见公婆的这种戏台不能够去创业,你是丑媳妇就是丑媳妇,你先让市场来检验你,你是丑小鸭你就放到市场上去,天鹅它不是一天变成的。”这让我想起了我们以前大学时候做赛车的时候,当时有个组叫悬架组,这个组的组长对于设计非常执着和认真,其实对于一个赛车最重要的就是快速进入赛道,通过实践来检验赛车性能,而没有经验的我们却总是执迷与设计,一直拖着不去制造零部件,直到最后我们快到比赛了才把车子做出来,都没练习几遍,最终的成绩可想而知。如果现在再让我跟我的学弟们说如何造车,那就是跑起来。跑起来。跑起来,只有不断的试错,不断的积累失败,快速失败,才能迭代。
最后我想说,拒绝平庸,用亚马逊的贝索斯一句话:我们要学会以最低的成本去失败,这样的失败越多公司的成长就越快,对于我个人来说,提高认知,升级迭代,从失败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