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之《道德经》流传已有2500余年,为中华文化之根源发端之一。亦传为世界上除《圣经》之外,译传最多最广古籍经典。
自先秦诸子至今,世代相传、世代解读,为君者以其为帝王之基,为政者以其为御治之本,为兵者以其为搏奕之法,为道者以其为救世之仁,为学者以其为知行之德,为商者以其为利益之变,为权者以其为久视之要,为寿者以其为长生之诀,为民者以其为修养之善。人读人悟,日读日新。然年代久远,世事沧桑,权政更迭,文化嬗变,宗尚难恒,老子之原说原旨,皆存乎?
我者,民者微矣,不敢言修养,亦无法与庙堂高学相论,更无意与时风潮流相较。国学国学,国人之学,世界在学,余生时日尚存若何,亦学着克己守正,持家安居,养生度日,笃志延年,以怡天乐,而此而已。奈何日学日忘,因而留字以备,亦供同趣同乐。
高山流水渊映影,残垣断桥柳问天。寒江孤影鱼钓直,青史繁灯人觅闲。
独步欠逍遥,鸣空以号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