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印象里的余华老师一直是“文坛不屈的灵魂”,没想到他竟自述曾也是个敏感、怯懦的人,看完他的《我胆小如鼠》这本书也给我带来很大的感触。
《我胆小如鼠》是余华老师的一部小说,通过主人公的成长经历,探讨了自我认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不断的自我否定和确认中找到真实的自我。
主人公从一开始别人的欺负、嘲笑中,选择了隐忍,对自己恐惧的事产生了自我怀疑;到接受了自己恐惧的事;再到反抗的火苗产生时,产生了寻找自我和生活意义的想法。
再到最后的反抗时,面对现实社会道德观的对错选择,他一开始鼓起勇气选择了坚持内心反抗报复的想法;但是最后在经历了多次内心斗争后,他明白了一种无为而为的生活态度,达到了自我平衡。
五个阶段的状态我用了5句话来总结,大家也可以看看在不断的提升自我认知,不断的寻找自我的路上处于哪一个阶段,也欢迎指正探讨。
胆小如鼠,不是因为我不勇敢,而是因为我不想让勇气伤害别人
在我们从小的观念里,默认胆小就是一个贬义词,常常用来形容缺乏勇气的人,但是其实胆小有时是一种本能的预警,提醒我们谨慎行事;同时也是一种对他人情感的保护,是善良的表现。
用这句话也揭示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善良和矛盾。他的胆怯不仅是对自己能力的怀疑,也是一种对他人情感的保护。
成长不是克服恐惧,而是学会与恐惧共存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胆小可能会被认为是恐惧,那我们就需要对恐惧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自我成长的路上并不是要完全消除恐惧,也并非是单纯地克服恐惧,更不应该选择逃避;
而是接受它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并学会与恐惧共存,在恐惧面前依然选择前行。
这也意味着我们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理解恐惧的存在,并学会在恐惧中找到前进的力量,找到并接纳真实的自己。
我像一只老鼠,在漆黑的夜里觅食,寻找那一点点温暖。
这句话也映射了主人公在寻找自我和生活意义时的艰辛和无奈,还有他无法言说的孤独感。
寻找自我和生活的意义是人一生的课题,这个过程总要真实的面对自己的内心的,把过往的伤痛、不愿意面对的事情,就像剥洋葱一样,把自己的内心一层一层的拨开来,慢慢的发现自己的不足,又慢慢的治愈自己,最后接纳自己的不足。
在所有的选择中,最难的不是对错,而是勇气
在主人公决定反抗后,小说的一个核心思想:在面对选择时,最大的挑战往往不是选择本身,而是是否有勇气做出选择。
也希望自己以后在面对选择的时候,不要逃避做选择,就遵从自己的内心,再结合现实的反馈,对错在自己的心里其实就会很清晰了,鼓起勇气去执行内心的选择就可以了。
当我不再期待改变时,改变才真正发生
这句话表达的是主人公在经历了多次内心斗争后,终于明白了一种无为而为的生活态度(出自《道德经》中道家思想的核心理念之一),达到了自我平衡。
我们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不要拥有受害者思维,当一个事情出现在自己面前时,应该思考的是这件事是为了给我带来什么,而不是觉得这件事为什么要发生在我身上。
写在最后: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可以学习主人公的这种模式,小说的主人公在一次次的困境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软弱和胆怯,并努力寻找突破自我的方法;
这种感觉就像是,陷入各种生活琐事和职场困扰中的我们,在漆黑的夜里找到了一丝光亮,虽然微弱,却足以让我们继续前行。
我们可以把生活中遇到的所有事情都当成是一个礼物,先思考这件事是要给我带来什么收获。相信你会快速成长,与获得内心的平静的。
感谢那个遇到困难没有逃避的自己,也感谢那个愿意去直面内心的自己。